“我希望政府能就‘稻魚共生系統’在遺產地建設一個國家綠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探索建設現代遺產農業體系,以現代的經營理念加上傳統的生產方式,讓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為我們當下農村的綠色發展服務,讓更多農民受益。”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來自浙江省青田縣方山鄉的“亞洲模范農民”金岳品表達了自己的期盼。
青田縣留存著1200多年的“稻魚共生系統”,2005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塊牌子授予浙江青田。2008年,金岳品帶著積蓄從法國歸來投身稻田養魚事業,成立生態農業開發公司,拿下了田魚和稻米兩項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帶動方山鄉百余戶鄉親加入稻魚養殖事業,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稻魚共生系統”,入社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兩萬元以上。
金岳品告訴記者,借助農業文化遺產品牌,稻魚有機產品在歐洲市場很搶手,每周都要發貨,成為歐洲中餐館的招牌菜,一條田魚賣到40歐元。2014年10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他“亞洲模范農民”的榮譽稱號。
金岳品希望,政府通過立法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并出臺支持農業遺產專項資金和相關配套的遺產保護政策,在縣級成立遺產保護局,加快遺產地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強遺產地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讓生態綠色、健康好吃的稻米、田魚等農產品走得更遠,推廣到更多地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