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油菜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傳來消息,2017年度我國油菜含油量和硫苷含量均達到歷史*水平,這表明我國油菜籽品質得到了穩步提升。其中,2017年我國商品油菜籽硫苷平均含量優于國際雙低標準。
這一成績的獲得,得益于“七大行動”助推了“六個轉變”。2007年以來,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針對制約我國油菜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通過實施產業安全維護行動、產業競爭力提升行動、健康食油推介行動、產地加工升級行動、多元化開發深化行動、合理輪作促進行動、崗站與企業對接行動的“七大行動”,推動實現了從以手工生產為主向全程機械化轉變、從單純的重視高產向全產業鏈綠色高產高效轉變、從單季油菜的綠色高產高效向周年可持續的綠色高產高效轉變、從傳統的混合加工被動消費向專用品種綠色高效加工個性化健康消費轉變、從單一的油用向多元化開發轉變、從主要服務生產向服務生產和服務消費者并重轉變的“六個轉變”,從技術和市場兩個層面推動油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此過程中,通過攻克高油高產多抗機械化油菜新品種、油菜精量聯合直播技術、機播機收適度管理栽培技術等多項關鍵性技術,建立了油菜全產業鏈綠色高產高效關鍵技術集成模式。同時,選育出一系列高產、高效、高抗油菜新品種,研制出日處理量2噸、5噸、10噸等不同規模的高品質濃香菜籽油7D產地綠色高效加工技術和裝備,推進了飼用、肥用、觀賞等油菜多功能開發技術研究與示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