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青島萊西市馬連莊鎮將以農村土地流轉改革為突破口,以國有公司運營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村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市場化,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梳理農村資源,激活發展潛力。一是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村集體固定資產和農產品品牌等資源進行評估量化,摸清家底、明晰權屬。二是積極搭建公司平臺。在村級成立村集體所有的農業發展公司,作為鎮級子公司,搭建以市惠澤農業和鎮、村農業發展公司的三級資源資產運營網絡。目前已完成朱耩、格達、臺上等6家村級公司注冊工作。三是豐富拓展資源規模。凡是上級政策資金投資形成的資源全部裝入公司的“筐子”,將近幾年來上級扶持進行的農業綜合開發、小農水示范縣和下步將要實施的青島北部綠色屏障等項目形成的資源全部納入,形成有效質押資產。
打通投融資渠道,推進資源變資產。以項目建設為中心,通過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對資源進行改造,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一是采取PPP模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通過招商引資與大企業進行PPP模式合作,對鎮域“一橫四縱”道路網絡和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二是采取直接融資模式,收儲部分土地。將注入鎮公司的資源進行抵押,獲取銀行貸款,直接收儲一部分具有二次發展潛力的廢舊廠房,加快項目落地。目前已與市農商行達成戰略合作,先行收儲部分工業用地。三是采取捆綁營銷模式,探索開展合作業務。將鎮域的生態、瓜果和紅色等特色資源進行打包捆綁,通過鎮公司平臺積極進行營銷。下步,主要抓好兩大實體業務,一是開展中央后廚業務,通過建設核心基地和帶動基地,為北汽、耐克森等大企業配送凈菜等廚房用品;二是建設紅色教育基地和影視基地,利用原振華中學廢棄校舍和華商集團合作建設紅色教育基地,利用膠東行署舊址、八路胡同等紅色資源和榮華集團合作打造影視基地。
創新招商模式,盤活固定資產。將鎮級公司運營的實體業務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改造,探索多模式的招商手段,打造相互參股的合作形式,實現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融合發展。一是突出產業招商,推進動能轉換。瞄準甜瓜特色產業,對甜瓜市場進行資產重組,引進順豐集團,建設集倉儲、物流、保鮮于一體的膠東瓜果樞紐中心,推動甜瓜全產業鏈發展。二是突出合作招商,推進共贏發展。針對當前大項目輕資產運營的新動向,積極發揮鎮國有公司作用,通過“公司+公司”的模式,全力做好曉蘭聯泰氫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引進工作。三是突出農業招商,推進鄉村振興。搶抓農村土地流轉試點的重大機遇,在朱耩村3天流轉200畝土地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操作,優化流轉方案,全力做好2000畝的正大果業桃產業園、1000畝的鄭格莊高效農業示范園、2000畝的威海奧孚苗木基地等項目土地流轉工作。
改革村級組織體系,提升萊西會議精神。搭建村黨支部、村委會與村合作社“三位一體”的治理架構,將村級治理體系調整為黨政服務線和經濟發展線,黨政服務線以黨支部和村委會為主體,負責村級黨務、村務和社會管理;經濟發展線,以村級集體企業發起成立合作社,組織農民變股民,實現資產增值、股東增收。一是配套發展農村經濟服務組織。在國有公司的帶領下,配套發展農機、蔬菜、瓜果、旅游等各類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對農村勞動力進行重新培訓整合,打造新型農民管理團隊。二是深化黨組織管理形式。秉承經濟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覆蓋到哪里,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積極圍繞農業產業鏈建立黨組織,將黨支部建設延伸到農業合作社,實現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三是創新社會管理模式。針對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薄弱、缺少強有力抓手的問題,將各類合作社作為抓實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通過建立道德聯盟,將個人道德評價與就業、獎勵等掛鉤,實現個人道德的利益化和具體化,推進農村長久和諧穩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