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是桂林市脫貧攻堅的一大助力。去年以來,桂林市不斷探索旅游扶貧模式,結合實際,立足貧困地區資源、文化和生態優勢,以特色旅游資源、鄉土民俗、特色農業和田園風光為支撐,堅持從改善環境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加強規劃引導,注重產業培育,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旅游扶貧,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基礎先行、產業支撐、示范帶動”的產業扶貧新途徑。
因地制宜構建多元化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體系
桂林山水甲天下,優越的旅游資源是桂林市開展旅游扶貧的優勢。
近年來,桂林市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與貧困村的發展有機結合,在發展大旅游產業的同時,制定相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規劃,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以農業觀光、鄉村休閑游、旅游商品開發、旅游配套設施建設、貧困戶轉移就業等形式帶動貧困村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落實*扶貧,桂林市積極組織動員協調本區域內有意愿、有實力的旅游規劃設計單位參與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幫助貧困村編制旅游規劃,13個縣區73個旅游扶貧村均完成規劃編制工作。以旅游扶貧村為重點,做好旅游扶貧基礎建設工作,著力改善旅游貧困村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旅游標識等基礎設施。幫助一些貧困村確定能落地、能啟動、能完工、*能帶動村屯旅游發展和村民受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項目帶動村民脫貧。
不僅如此,桂林市還以鄉村旅游星級評定、示范創建工作為抓手,主動適應散客旅游時代的多元化需求,指導建設了一批星級鄉村旅游區、星級農家樂,充分發揮試點示范帶動作用,引導鄉村旅游品質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市擁有廣西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10家,其中*等級的五星級鄉村旅游區3家,四星級鄉村旅游區5家;廣西三星級以上農家樂93家,其中五星級農家樂9家,四星級農家樂26家。陽朔縣矮山門村、秀峰區魯家村、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梯田景區先后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2017年8月陽朔縣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中國*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
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土特產銷售,實現農民增收,而且還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讓農民離土不離鄉。以龍勝各族自治縣為例,該縣的鄉村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20000人,鄉村旅游已形成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的市場體系。
開發特色探索旅游扶貧“桂林模式”
桂林市積極探索有效的旅游扶貧模式,逐步形成了特色村寨旅游扶貧模式、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扶貧模式、村寨旅游聯盟開發模式等符合桂林發展實際、富有鮮明桂林特色的“桂林模式”。
特色村寨旅游扶貧模式以挖掘村寨優美的生態環境、優勢農業資源和特色民族文化為核心,整體推進村寨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出售特色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民族節慶活動,結合旅游宣傳工程,對村寨進行包裝宣傳,打造休閑度假好去處。如恭城紅巖村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優勢農業基礎,結合新農村示范點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并借助恭城月柿節的宣傳影響力,打造休閑度假村落,吸引了廣州、湖南等地眾多游客。
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扶貧模式以龍頭企業對旅游景區內的旅游資源進行整體包裝,統一管理,景區內全部群眾享受旅游門票分成,還可按照規定參與景區旅游開發,獲取利益。龍脊景區以梯田農耕文化、民族文化為核心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景區內群眾全方位服務于旅游開發,享受門票分成,還通過開發特色餐飲住宿、歌舞等服務,出售特色工藝品、特色農產品獲取利益。
村寨旅游聯盟開發模式以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的村寨為基礎組成旅游聯合社,以片區為單位開發鄉村旅游片區,對區域內村寨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龍勝各族自治縣組織編制了泗水民族風情鄉村旅游區的總體規劃,涉及的區域包含了排坊、里排、三門、細門、白面、大唐灣等特色民族村寨,各村寨皆獨具特色。通過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各項設施、節慶活動合作、統一宣傳推介等,該旅游區已經成為龍勝境內*富特色的鄉村旅游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扶志扶智增強旅游扶貧發展內生動力
在發展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過程中,桂林市堅持群眾主體,注重對鄉村旅游及貧困村村民的培訓教育,通過培訓和組織考察學習等多種形式,進一步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樹立發展鄉村旅游脫貧致富的信心,增強產業發展能力,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
桂林市持續開展鄉村旅游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能力素質,提升鄉村旅游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和旅游富民效應。2016年、2017年,桂林市連續兩年在灌陽、資源、龍勝等地舉辦了以“旅游扶貧 奉獻愛心”為主題的全市春季旅游扶貧就業專題招聘會。兩次招聘會上,發放招聘信息15000余份,總招聘崗位1359個,入場求職2650人次,咨詢1595人次,達成就業意向近300人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