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搭建市、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大力培育土地托管(半托、全托)、土地銀行、土地股份作社等組織和中介,規范土地流轉服務,將自愿流轉農戶土地集中到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經營主體或大戶。從而解決土地碎片化和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問題。與靈武市農村商業銀行等3家銀行簽訂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合作協議,設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300萬元,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10.5萬畝,經營面積達8萬畝。二是開展股權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成8個村農村股權改革試點工作,其中東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收入32萬元。通過開展農村股權改革,具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1.4萬人,股東總數4547人,量化經營性資1768萬元。培育發展合作社15家,自治區級農民合作社3家,四星級家庭農場3家,百畝以上的適度規模經營戶150戶。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市政府注入2216萬元擔保基金,530萬元貼息資金,每年為40家以上家庭農場、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擔保貸款4000萬元以上,為擔保對象節省利率費用120萬元。投入項目資金530萬元,支持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展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解決了涉農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田大戶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融資瓶頸和農戶貸款難題,實現農業生產良性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