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自2015年開始探索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目前已在330個行政村全面鋪開,今年6月底前將全部改革完成。改革不僅明晰了集體資產產權,而且實現了全民收益。
據了解,行唐縣為革命老區、*貧困縣,長期以來村民收入低、底子薄,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等問題十分突出。2015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后,經過摸底調查,107個貧困村中集體經濟空殼村有71個。村組織運轉基本靠“補”,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靠“要”,公益事業基本靠“捐”,自我發展能力很差。
自2015年始,行唐縣開始著手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方法和路徑,制定出臺了較為完善的實施方案及操作流程,統一規劃出路線圖、時間表,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改革成效明顯。該縣先后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入列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和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截至目前,此項改革已在全縣330個行政村全面鋪開,129個村具備注冊登記條件,5個村準備召開股東大會,10個村正在制定合作章程,28個村正在編制股東名冊,92個村正在制定實施方案,66個村正在進行人口清查和清產核資。
據介紹,行唐縣為確保全縣改革“一盤棋”,切實發揮好縣鄉村三級改革領導小組作用,三級書記做到了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
在具體工作中,始終讓村民手握選擇權。在股權配置上,圍繞“基本股、村齡股、勞齡股”等劃分方式提供四種合理配置方式,讓村民代表大會說了算;在資產運營上,根據當地農業特征和產品特點,讓市場運營專家和村民面對面交流,因地制宜地引導集體資產采取市場化運營方式,利用財政以獎代補資金,逐步壯大集體經濟。
“很多村民切實享受到了改革釋放的紅利,”通過采取一系列改革工作措施,已成功創建了服裝加工廠、“安太”牌蘋果、省級觀光采摘果園、草莓大棚等實體經濟項目。南橋鎮東安太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劉建設介紹說,“這些項目為當地村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據了解,上方鄉西城仔村在駐村扶貧組的幫扶下,采用村民經濟減負與產品研發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通過免費為村民提供小米加工設備,節省制作成本,同時,利用當地紅薯種植,把紅薯葉變廢為寶,研發出了“御葉坊”薯葉茶,發展特色產業。給村民脫貧致富開辟了一條新路。
行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農工委書記敦盾表示,“對已經完成改革的村,要總結經驗、完善提高,確保本年度3月份之前全部完成清產核資工作,6月底前全部完成330個行政村的改革任務,創造出可借鑒、可復制的行唐經驗,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貢獻行唐力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