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從生產到生活,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今年兩會上,相關部門表示,建立綠色發展導向的財政補貼政策已提上日程。可以預見,更多實際舉措將推動鄉村綠色發展落地生根。今天,我們邀請黑龍江日報評論員來解讀,如何通過綠色發展,守住“農村*優勢和寶貴財富”。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綠色,本就是鄉村的主打色。如今,鄉村振興戰略為廣闊田野鋪上濃濃綠意,描繪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現代農村綠色畫卷。怎樣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怎樣讓農民賺上“生態錢”?怎樣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美麗家園?盡管每個地區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定的“格”更高,“面”更大,給很多地方帶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比如,有著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界江,黑土地“插根筷子能發芽”的黑龍江省,意識到生態綠色文章還沒有做足,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下決心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農業先天優勢、獨有優勢和比較優勢,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力爭在農業生態保護上站排頭,打造全國*優的農業生態環境。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做“團體操”,須在統一的自然韻律下,把保護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的“分解動作”做到位。比如,捍衛“舌尖上的安全”,要統籌治理與生態產業,相互借力。據統計,中國人吃的米飯中,每十碗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黑龍江大米口感好,營養安全。殊不知,這碗米飯,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結下的“果”,蘊含著濕地保護、天然林保護、水生態保護的功勞,蓄積著以工程、農藝、生物等措施恢復黑土肥力的成效。
當然,也應該看到,推行退耕、休耕、停伐,使一些曾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行業和個體,變成了“靠山養山、靠水養水”,發展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所以,鄉村生態振興一方面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平衡保護者與受益者的利益,不能讓保護生態環境的人吃虧。
鄉村生態資源只利用不保護,坐吃山空不行;如果單單守著綠水青山,不會科學利用,不善永續利用,也換不來金山銀山。鄉村要通過增加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瞄準人們休閑旅游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土地上就會長出“金元寶”,生態就會變成“搖錢樹”,田園風光就能成為“聚寶盆”。
生態和宜居不可拆分。鄉村不應只有藍天白云清新空氣,還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便利的人居條件。綜合治理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必須針對痛點和難點。黑龍江掀起的廁所革命、垃圾革命、能源革命、菜園革命,直擊農村面臨的突出問題。比如,在東北農村都把如廁叫“出外頭”,然而,在戶外旱廁“方便”實在不方便,黑龍江省雞西市農村推廣一體化水沖廁所,使農村環境衛生、村民生活質量大為改觀。試想,倘若沒有決心和魄力,農村千年的傳統習慣何以轉變。
鄉村生態振興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發展的深刻革命。不論是筑牢生態屏障,還是補齊生態短板,抑或是發展生態旅游,以理念先行,以實干為基,以制度優勢為保障,相信,這一綠色發展的“組合拳”,必將打造出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