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三農人物 > 電商達人“燕姐”的助農熱心腸(圖)
電商達人“燕姐”的助農熱心腸(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29 9:00:00  來源:海南日報  閱讀數:378

  3月23日11時,剛參加完一場電商企業專題會議,黃凌燕就馬不停蹄地趕往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亞欠村。

  亞欠村距離陵水縣城大約23公里,黃凌燕到達時已接近12時。她顧不上吃午飯,先來到了亞欠村香粉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地,村民王亞珍已在此等候。王亞珍的身旁,是一摞摞堆放整齊的香粉蕉。

  產自該村的香粉蕉,是黃凌燕創辦的電商平臺熱銷產品之一。2016年,黃凌燕成立了海南滴滴沃家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借助電商平臺,銷售海南原生態、無公害的本土特色農產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她不僅成功創業,打開了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的銷路,還幫助不少農民脫貧致富。

  “燕姐,今早采摘的香粉蕉根根飽滿,而且外皮損傷比較少。”見黃凌燕走過來,王亞珍迫不及待地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其實,今年35歲的黃凌燕,比王亞珍還小5歲,但是王亞珍卻一直稱她為“燕姐”。記者好奇地詢問原因,“如果沒有燕姐的幫助,我們村的香蕉到現在還賣不出去。是她幫助我們打開了銷路,帶領我們脫貧致富,我們打心底里尊重她。”王亞珍答道。

  2017年9月,*偶然的機會,黃凌燕從亞欠村的責任幫扶人口中得知,該村種植的香粉蕉銷售困難。更令人難過的是,村民們早前種植的檳榔樹,因為病害等原因無法結果,香粉蕉成為了他們主要的經濟農作物。

  “當在現場看到大片成熟的香粉蕉,因為沒人采摘而爛在樹上時,我的心里非常難受。”黃凌燕回憶道,她決定通過自己的電商平臺幫助村民銷售香粉蕉。

  生長在山坡上的香粉蕉,由于風吹日曬,蕉皮上有黑斑,外表并不好看,這使得香粉蕉網絡銷路一開始并不順利。

  為了打開銷路,黃凌燕決定通過免費品嘗等方式進行推廣。另外,她還抓住了香粉蕉不打農藥、天然種植、口感好、甜度高的優勢,以“原生態農產品”為賣點進行推銷。

  就這樣,口感香甜的香粉蕉在黃凌燕的幫助下,逐漸地打開了市場。如今,亞欠村的香粉蕉不僅銷量比以前大大提高,價格也提升了。“過去,每斤8毛錢都沒有人愿意來收購,而現在每斤均價為2.5元,還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王亞珍透露,從去年9月份至今,香粉蕉的月銷售量約為4500斤,一共收入了8萬余元。

  黃凌燕告訴記者,她雖然是做生意,但又不是單純地只做生意。“生意中,我會特別關照貧困戶、困難戶,收購時盡量給他們一個好一點的價格。”黃凌燕說。

  除了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在冬交會、亞洲果蔬博覽會等大型農產品推介會上,總可以見到黃凌燕的身影。

  當初,黃凌燕把公司命名為“滴滴沃家”,寄予了她對公司發展的期望。“‘滴滴沃家’的發音類似于海南話的‘真的好吃’,我希望每個從公司銷售出去的農產品質量都是*優的,顧客吃了都能夠滿意。”黃凌燕說。

  去年,借助電商平臺銷售輻射廣等優勢,黃凌燕的公司營業額達300多萬元。“公司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還與縣政府大力扶持互聯網產業發展離不開。”黃凌燕表示,公司進駐陵水互聯網創業園,享受到了免租金、免水電、配套辦公器材等優惠政策。

  根據陵水出臺的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獎勵扶持政策,對網上年度銷售額達到20萬元的網店,每銷售20萬元給予一萬元獎勵,以此類推,*獎勵不超過10萬元。“去年,我們年銷售額達到了300多萬元,獲得了10萬元的獎勵金。”黃凌燕表示,未來她將繼續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同時幫助陵水將優質特色農產品的名聲叫得更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