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要求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標,結合海南實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需要以產業振興來“謀篇布局”。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發展了,不僅能帶動農民增收,還會吸引更多人回鄉創業。各市縣、各部門要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為抓手,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讓農民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力氣抓好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鄉村旅游、“互聯網+”等產業,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培育一批經濟強鎮、產業強村;要采取多種措施,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要堅持以*的資源吸引*的投資者,*的資源讓老百姓共享,鼓勵農民以房屋、土地入股,與開發企業建立起利益共享機制,幫助老百姓實現長遠可持續增收。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需要以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來“厚實內容”。鄉村振興要以文化振興為“素材”,以良好的生態作支撐,不能鼓了錢袋,窮了腦袋,壞了生態。我們要在農村大力推動社會文明大行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鼓勵村民維護公序良俗、崇尚義德勤儉,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堅持綠色生態為先,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生態振興,保護好鄉村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傳統村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五網”基礎設施和垃圾、污水處理等公共生活設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還需要人才振興、組織振興來“升華主題”。鄉村振興要以人才振興為根本,以組織振興為保障,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充實力量、積蓄后勁。我們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著力解決好農業后繼無人問題,大力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造就一批懂技術、會經營、以農業為職業的新型人才,鼓勵農村大學生、農村經濟能人回鄉創業,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大力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注重吸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和退休干部到村任職,真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奔小康。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央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堅持規劃先行、*施策、分類推進、內外兼修,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才能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也只有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建設好美麗鄉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