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綿陽市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質量強市示范市和食品安全放心市為抓手,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注重源頭治理、標準化生產、品牌打造,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⑴質量監管體系化。以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抓手,深入推進1個*(安州區)、4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三臺縣、鹽亭縣、北川縣、江油市)創建工作,構建以市級檢測中心為龍頭、縣級檢測站為基礎、市場(基地、批發市場、超市)檢測室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安全監管網格化體系,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得到整體提升。
⑵農業生產綠色化。以種養結合為突破口,全域推進“沃野綿州”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實施農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業生產投入品減量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產品質量優等化,建成高標準農田32.18萬畝,實現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達到31.5%、49.4%,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1826噸、*實現負增長。
⑶基地建設標準化。制定《江油獺兔養殖技術規范》等29個區域性地方標準,強化技術指導服務,以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為重點,培養明白人、印發明白紙,推進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建成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區 76 個、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275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8個。
⑷產品打造品牌化。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質量安全“八大行動”,制定“三品一標”扶持政策,對成功申報“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給予10萬元獎勵,組織涉農企業參加國內國外市場拓展活動10余場次,累計打造平武中蜂等“三品一標”農產品634個,“蜀好湃牌香米”獲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