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到水渠里,流到養殖塘里怎么辦?我們還養不養東西了?”“這水渠就在我家旁邊,臭得我都住不下去了。”清晨,太陽還未升起,浙江寧海大佳何鎮井欄自然村的養殖戶們憤怒的吵鬧聲便傳遍了村里村外。
原來,*近吳家自然村在鋪設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從吳家自然村一直鋪到井欄自然村,兩村雖同屬濱海行政村,但由于污水管道還未完工,從吳家自然村管道里滲出來的廢水在井欄自然村排水渠里堆積,導致村里臭氣熏天,現場污穢不堪,井欄村村民和吳家村村民由此鬧了個不愉快。村民代表鄭志康得知情況后,一邊安撫養殖戶,一邊向他們承諾會向村里要說法,給大家一個交代,便前往吳家污水池建造工地詢問情況。原來,由于象西線公路不能開挖,在工程設計時,污水管道便就近鋪到了井欄村。在施工方的設想里,污水池建造好以后排放的水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不會引發矛盾,誰曾想施工還需時間,管道內進了污水,在污水處理池還未建設完工時,由管道滲出,引發了兩村矛盾。
為此,在濱海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時,鄭志康詳細說明了事情緣由,要求村里給井欄村村民一個交代。會上便有人提出了排水管改道的想法,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但水管改道,工程便涉及到重新設計、增加的費用和現場監督,根據《寧海縣村級權力清單三十六條》中“五議決策法”規定,由村監會全程監督。這場矛盾便由濱海村村監會主任馮子能出面調解,召開協調會,向井欄村說明個中情況,以及工程改道這一解決方案,并表示會在施工期間,經常到工地查看情況,負責水管鋪設工程的全程監督,承諾不再出現管道滲污水的情況。
經村干部、聯村干部、鎮城建部門聯合協調,施工方設計師重新設計,決定將管道增加200米鋪回吳家,不經過井欄村莊,并且會在工程項目費用中增加3萬,“挖管造成的損失,道路的恢復,吳家會一力承擔,肯定不給大家造成麻煩。”濱海村黨支部書記吳明輝現場拍板,工程便如期開展,兩村矛盾得以化解。
村監會成立至今,隨著村民意識的提高,在村級組織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村監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村干部行為,化解了群眾糾紛,有效推進了村級民主監督進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