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9時,艷陽高照,陸偉軍熟練地從家里提著桶往豬圈走去。21頭成豬、兩頭母豬,他心里清清楚楚知道它們的所在。如果不認真觀察,并不容易感覺他是一位失明者。
55歲的陸偉軍是廣西龍州縣上金鄉聯甲村板肥屯農民,讀高中時因青光眼治療不及時*終落下視力殘疾一級,基本失明。面對如此命運,他沒有過多地悲觀與失望,始終頑強拼搏。
他沒有“等靠要”。在參加各種殘疾培訓學習后,結合自己身體狀況,決定通過生豬養殖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從2012年開始,陸偉軍通過養殖母豬解決豬仔來源,總結出一套生豬養殖良方。他的豬圈一年出欄20頭左右生豬,按每頭豬100公斤,每公斤毛重賣14元計算,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萬多元。
雙眼不方便,更多的是用心摸索,陸偉軍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小豬出生以后,管理很重要。兩個月分欄,之后就開始喂飼料,還要打預防針。”陸偉軍談及養豬頭頭是道。這些事情是怎么做到的呢?“眼睛看不見就是要用心來感受,整天蹲在豬圈里,才能發現豬生不生病等問題。”
2016年,陸偉軍一家6口人被列為聯甲村板肥屯21個貧困戶之一。既不缺“志”也不缺“勤”,陸偉軍對帶領全家人今年脫貧摘帽信心滿滿。
“不能完全依靠國家,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去年,政府獎勵他6000元。“加上甘蔗收入及國家各種扶持,每人收入5000元沒問題。”陸偉軍說。
同屯的貧困戶阮美支說:“他眼睛看不見,但是他到地里干活也沒有說要等誰一起去,也認得自己家里的田地。現在他又養豬,家里內外事都能做。我告訴兒子向他學習,不要怕苦。”
上金鄉政府工作人員陸艷霞是陸偉軍的幫扶聯系人。“他自強不息,靠自己的能力,努力脫貧,我們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應該多向他學習,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努力克服。”陸艷霞說,從陸偉軍身上,她感受到了一種可貴的精神。
上金鄉聯甲村委會主任陸聚福說:“他在村里是貧困程度較重的貧困戶,但他就是想盡快脫帽,不想戴貧困帽。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值得推廣。”
2016年,龍州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4018戶,其中2695戶屬“殘疾+貧困”戶,陸偉軍為殘疾人脫貧帶了個好頭。在該縣日前舉行的“脫貧致富奔小康電視夜校”上,陸偉軍面對電視鏡頭說:“各位殘疾朋友,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小康生活離我們不遠了。我們要拿穩手中的柺杖,掃平一切障礙,和健全的人一起奔向小康社會,共同享受好日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