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鄧州市裴營鄉青冢村400余畝的蔬菜基地看到,百余名男男女女一字排開,正在麻利地用小鐵鏟收獲翠綠的上海青、菠菜。據春旭農作物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杜春曉介紹,這些蔬菜將直接運往山東銷往國外。
杜春曉今年41歲,2003年春,懷揣著致富夢想的他到北京打工。他先是在一家印刷廠當業務員,后來,與人合伙開廠搞印刷。接著又辦了一家裝飾公司。正當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時,他決定返鄉回家種植蔬菜。
2017年,杜春曉和兩個山東朋友合伙成立了鄧州市春旭農作物專業種植合作社。他們先后投資300余萬元,購買了大型拖拉機、旋耕耙、種植蔬菜專用的水、肥、種及覆膜一體機械等,流轉了該鄉青冢村500畝土地,與山東省一家對外貿易出口公司聯系后,該公司兩次派人對這里的土地進行了取土化驗,認定這些土地符合蔬菜種植條件,并簽訂了長年蔬菜供貨合同,發展訂單蔬菜種植,蔬菜全部出口國外。
“為了種好蔬菜,我們專門前往山東壽光、連云港、陜西等地學習技術,不僅引進了優質肥、種子、覆膜一體機、專用農資,還從山東壽光高薪聘請了兩名技術員,全程指導地膜覆蓋、蔬菜育苗等種植技術”。杜春曉介紹說,蔬菜生產全過程采用從外地購進的有機肥料和專用農資。同時,蔬菜基地采用*新滴灌技術,通過滴灌管將水、肥、藥直接輸入蔬菜根部,克服了大水漫灌,費工費時、浪費水肥的現象。
正在另一塊地里指導秋葵播種、覆膜的技術員說,秋葵4月10日前種畢,6月上旬采收,每畝可產2000多公斤。我們基地種植生產出來的菠菜、上海青和其他蔬菜,從育苗開始,選擇*優良的菜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全部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種植,以保證蔬菜質量和營養,我們用的農藥兩小時后即可降解,沒有殘留毒害。每生產一批蔬菜,收獲前都要先采樣送山東化驗合格后,才大量收獲。
在自己創業增收致富的同時,春旭合作社也帶動了周邊10多家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當日,在此務工的村民閆玉紀說:“收獲蔬菜季節,我們附近有一百多名貧困戶、留守婦女來這里打工,平時也有四五十人在這里打工,每小時8塊錢,*能掙七八十塊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