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親土種植*的不同在于采取對土壤“親和、友好”的方式來開展種植作業,以作物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為雙目標,通過改土養地、減肥增效、品質提升、綜合服務等一系列切實改善耕地土壤質量的原則和方法,來提升作物的品質與產量,做到綠色種植、提質增收,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打造安全食品鏈。
1、什么是“親土種植”
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親土種植*的不同在于采取對土壤“親和、友好”的方式來開展種植作業,以作物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為雙目標,通過改土養地、減肥增效、品質提升、綜合服務等一系列切實改善耕地土壤質量的原則和方法,來提升作物的品質與產量,做到綠色種植、提質增收,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打造安全食品鏈。
事實上,在美國、以色列、日本、德國等世界農業領先國家,很早就開始對土壤進行保護、改良和質量提升。在汲取他國之長的基礎上,一種以“追求農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先進種植模式”為核心的親土種植理念在中國生根發芽。2017年12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的世界土壤日主題活動在聯合國總部大廈召開,金正大集團*代表中國農化企業提出親土種植理念,發出了來自中國企業對關愛土壤、關愛地球的倡議。
近年來,我們國家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絕大多數都與土壤修復戚戚相關,親土種植成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實踐。今年兩會期間,有著30年涉農經驗的全國人大代表萬連步,*在兩會上提出普及親土種植理念的倡議引起了強烈反響。為了推廣普及這一先進的種植作業方式,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檢測保護中心特別倡議將每年的3月21日(春分時節)設立為“親土種植日”。
2、為什么要搞“親土種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編寫的《世界土壤資源狀況》報告,全球33%的土壤因侵蝕、酸堿化、板結、酸化化學污染及養分耗竭等原因出現中度至高度退化,阻礙著土壤發揮功能并影響糧食產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下屬國際資源小組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土壤退化而損失240億噸肥沃土壤,150億株樹。在今后25年中,土地退化有可能使全球糧食產量下降12%,世界糧價上升30%,而且還會刺激移徙,危及許多國家和區域的穩定。
據了解,我國用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耕地壓力非常大,同時,由于過度施肥(藥)、使用低質量肥料(農藥)現象普遍,造成土壤環境退化、耕地質量下滑,推廣親土種植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耕地質量現狀:耕地退化面積較大,南方部分地區耕地土壤酸化,北方部分地區土壤鹽漬化,酸性土、鹽堿土面積占耕地面積60%。部分地區耕地污染較重:南方部分地區耕地重金屬污染,西北等地農膜殘留較多,耕地地力下降,土地越種越薄。
國家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絕大多數都與土壤修復休戚相關。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
《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明確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新戰略,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同年,農業部實施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2016年,國家發布了“土十條”;2017年,農業部發布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宣布,2018年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修復的大幕正在拉開。
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其中“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作為要著力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被提出。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推進重金屬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復,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力度。
根據全國土壤質量普查數據,我國酸性土、鹽堿土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60%,當前耕地土壤面臨著兩“大”兩“低”問題——退化面積大、污染面積大;有機質含量低、土壤地力低。受土壤質量問題影響,許多種植戶為求產量過度施肥,致使平均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300億人民幣。如何讓農民更易接受“親土種植”的全球理念,
并做出改變,成為各方實踐者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金正大根植多年的種植實踐,打造出中國特色的親土種植“四部曲”:一是改土養地,使用土壤改良產品和技術,保證土壤健康,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減量增效,通過高效環保肥料(農藥)、科學施肥及生物技術使用,減肥減藥,減少對土壤的破壞;三是品質提升,通過全程作物營養,提升產出品質,讓農民實現更高收益;四是農業服務,推廣信息化、機械化種植及其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實現作物增產和品質提升。“親土種植通過‘土、肥、水、種、施、收’等全流程的創新升級,實現邊種作物邊養土地。”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處長仲鷺勍評價道。
金正大在推動親土種植上的努力和成效還引起全球農業界人士的關注,被稱之為親土種植“中國方案”。2017年11月13日,在德國波恩舉辦的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萬連步*介紹了“25+10>50”減肥增效方案,即用25公斤新型穩定性肥料和10公斤控釋肥料,可替代50公斤等養分含量的傳統肥料;同年12月5日,世界親土種植聯盟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成立,金正大是該聯盟*來自中國的企業成員,也是*積極的推動者之一。
3、“親土種植”專家怎么看
在公益活動現場,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們還就“親土種植富養天下”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農業發展之要、糧食安全之基、農民立命之本,是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發展*寶貴的資源。耕地質量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單位、協會、企業和農民共同參與。“親土種植富養天下”公益行動主題鮮明,內涵豐富,主攻方向是綠色發展。重點任務是耕地質量提升,主要目的是通過主題宣傳、技術示范、專家培訓和專題調研等,普及土壤質量改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綠色高效技術。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組織,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助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
美國農學會前會長弗蘭西斯·皮爾斯:世界親土種植聯盟的工作關鍵是,讓科學可以付諸行動。為此,聯盟對使用管理土壤的人有著廣泛的吸引力。它具有包容性,能夠確保各方都參與其中;目的明確,可以通過設計良好的規劃來逐步實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和合作伙伴進行溝通以及協調;建起來有效的方式和機制,對勞動力進行培訓和教育。
美國土壤科學學會會長里查德·迪克:土壤的質量與健康,涉及土壤生物的群落以及土壤里面相關的一些養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土壤的質量,來維持土壤微生物的群種群落的平衡,對于作物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通過提高土壤的鎖水性以及土壤的滲水性,提高作物的產量以及提高作物的質量。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國家測土配方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具體指示,都與肥料的生產與使用密切相關。為了保證我國糧食安全,土壤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創建一個綠水青山的美好家園,實現我國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為此,實現親土種植保持土壤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至關重要。肥料在農業生產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使用肥料才能實現親土種植,然后富養天下。
土壤養分管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王慎強:可以說土壤已經變成我們生態環境介質的一個中心環節,因為我們所有污染物95%以上*終歸屬地就是土壤,我們要想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呵護土壤。我們用它的同時要養它,要呵護它,要愛護它。
金正大集團CEO白瑛:親土種植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是一致的。“鄉村振興”戰略、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就是產業興旺。親土種植對土壤的友好,讓農業可持續發展,這兩者是非常相似的,而且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所以我們講親土種植和我們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是一致的,方向是一致的。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安信農業保險常務副總裁陳方:土地的改良和土地治理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系統性的工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摒棄一些傳統的或者比較落后的生產方式。它也會去用一些科學的,用一些創新的方式來替代這些,這個過程其實還是充滿著一定的風險,我們想通過保險的方式可以給予保障。另外,耕地的保護它其實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的,需要科學運作的。通過保險這樣的方式,可以產生一種正的能量,對耕地保護起到保障的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