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長豐縣李楊村,提起郭同豐,村民總是親切地稱他為“草莓代表”,他不僅是縣人大代表,還帶領本村700多戶農民種植草莓,將小草莓打造成李楊村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李楊村有27個自然村莊,總人口4960人,經濟基礎差,村民普遍比較貧窮,長期實行“一稻一麥”種植模式,風調雨順的年份,畝均收入也只有1000元左右,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既然群眾選我當代表,那我就竭盡全力為大家謀福祉,盡快讓大伙富起來。”郭同豐說。
說干就干,郭同豐帶頭承包200畝土地,并動員有文化、懂技術的農戶一起種草莓。當年200畝土地效益可觀,每畝純收入12000元。其他村民見此,紛紛前來學種草莓。
種植草莓讓一部分農戶率先富起來,但仍有部分困難農民因資金不足難以“入伙”。針對此,郭同豐組織成立水湖鎮李楊村扶貧互助社,農戶入社每年自愿交納200元入社資金,上級部門配套42萬元,社員可互助擔保,每戶申請借款額度可達1萬元。上述舉措有效解決了家庭困難農民種植草莓的“門檻問題”。隨后,李楊村草莓基地迅速擴大到3000畝,畝均收入達15000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