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脫貧攻堅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等方面,為全國農業農村的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針對我省狀況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強省做出具體部署,對此,我們應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隨著我國糧食生產的“十二連增”,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為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具有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力的糧食綜合生產新能力。
一要繼續穩定水稻生產。我省水稻具有較顯著的品質優勢,粳稻質量已得到國內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國內市場上*具競爭力的糧食品種。因此,面對糧食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我們要繼續鞏固和發揮粳稻生產在我省具有的要素稟賦優勢,針對我省的資源和氣候特點,從育種、水利、農藝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水稻質量,力爭將我省打造成全國*、*優質、市場覆蓋率*的粳稻主產區。二要合理進行玉米生產。目前,我省玉米庫存壓力較大,當務之急就是去庫存,化解無效產能。在合理布局種植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輪進輪出庫存玉米,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及效率,為玉米加工產業提供優質、價格低廉的原料,在消化龐大庫存的同時,減輕倉儲壓力。同時應注重玉米深加工,提高相關產品附加值。三要積極發展大豆生產。我省是國內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大豆傳統產區,從長遠的角度看,為了促進我省大豆產業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是要著力攻克大豆高油品種,大力挖掘各種農藝技術措施以提高大豆的單產,降低大豆生產成本,提高大豆市場競爭力,全力塑造黑龍江省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的區域品牌形象。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
構建科學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產業化發展是現代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構建科學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促進合作社更好更快的增收;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并帶動其他相關產業或行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速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進程,助推新型城鎮化發展。
構建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構建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重點是要建設推廣現代農業的先進農藝應用體系、物質技術裝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廣先進農藝應用體系,就是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農業科技投入的比重和強度,建立多元化的農藝應用推廣組織體系。大力完善物質技術裝備體系,尤其是要在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新成果,提高先進的物質技術裝備對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村建設提供支撐力量。大力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提高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組織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鼓勵農業院校和相關科研院所開展社會化服務。
構建新型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新型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必須要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元化的農業經營方式,提高現代農業組織化程度,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構建新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過程中要規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積極培育并規范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推動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注重農村教育和農民專業技能培訓,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職業農民的培育,注重農村新型經營組織帶頭人的培養。要發展多元化的農業經營模式,不斷完善農產品直營店、農超對接、農村電商等多種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為構建我省新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民自主增收能力。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只有真正提升農民自主增收能力,才有可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發展。
一是提高農民增收幅度。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可以促進土地規模經營,通過集約化、標準化經營,提高作物單產,提高農產品品質,節約生產成本,*終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獲取更高的農業生產效益,進而提高農民農業經營收入;可以延伸農業產業鏈,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促進其向優勢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集中,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獲得更多的農產品增值增收;可以解放出大量勞動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二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導產業集聚,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可淘汰落后產能,支持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可充分發掘、拓展農業的多種價值和功能,將農業的經濟與產品、文化與休閑、生態與環境、就業與民生等多種功能釋放出來,培育農業科技創新應用企業集群。企業集群必將為農民增收拓寬渠道,一方面農民可以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獲得農業經營性收入,另一方面農民也可以選擇就地打工、外出打工或自主創業,為農民創收致富提供更多的途徑和渠道。
三是創新農民增收模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對此,我省應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模式的全面普及,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使用,完善物流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健全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發展直銷、農超、農企、農業眾籌、農產品電子商務等多元化農產品營銷模式,助力農民增收;應推動人文、科技等元素融入農業農村發展,發展創意農業、高科技農業等新型業態,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讓農民從*擅長的、與農民*接近的農業領域入手,創新農民的增收模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