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全面拓展農藥零差率服務”經驗做法被收入《江蘇省農業農村發展和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4月8日下午,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下發了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農工辦編輯整理的《江蘇省農業農村發展和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全面拓展農藥零差率服務”經驗做法收入其中。全文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要求,2010年11月,市供銷合作總社率先在張家港市針對糧油、果蔬類農作物開展了農藥“零差率”集中配送,至2013年全市所有市、區全面推行,實現大市范圍全覆蓋。
按照“政府采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信息化管理、財政補貼”的原則,供銷社負責農藥招標(議標)、集中配送、經營管理、結算核算,農業部門負責確定農藥品種和農藥市場監管,采取“一只漏斗”的供應模式----統一招標、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統一銷售,依托當地供銷社農資供應網絡,形成了以農資公司為龍頭,農資企業配送中心為紐帶,銷售服務點為基礎的農藥集中配送體系。全市共建立農藥配送中心14個,延伸至鄉鎮的配送網點600個,配送農藥品種達到283種,其中基本農藥281個。2017年共實現農藥配送額7.93億元,累計地方財政用于農藥配送補助2.26億元,為農民降低農本3億多元,全市農藥配送率達95%,實現“安全+降本+生態”三重效應,并且在服務功能上實現了“三個延伸”。一是農藥配送品種范圍不斷拓展。逐步將糧食、果蔬類農藥配送服務,延伸至綠化、衛生消殺、獸(魚)用藥。二是配送服務從農藥延伸至測土配方肥。開展了測土配方肥統一配送工作,負責起肥料的招標生產、定點供應及肥料供應數量和補貼資金的核實等任務。目前吳江、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5市(縣)區已開展了此項工作,累計配送配方肥6.23萬噸,覆蓋率接近60%。三是依托配送體系開展廢棄包裝物回收。從2015年開始,依托農藥集中配送體系,逐步開展了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回收處置工作。目前吳中、昆山、太倉和常熟已經全面推行,共回收1600多萬件農藥廢棄包裝瓶、袋,無害化回收處置達*。
成效之一:從源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市糧食、果蔬生產所需農藥,必須通過農業植保部門測試并已列入適合在當地使用、推廣的農藥目錄,集中配送農藥均屬低毒高效或生物農藥,由多個部門監督農藥采購、經銷過程,從源頭上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經省、市抽檢,全市農產品農殘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
成效之二:促進了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市主要農作物高效低毒農藥使用率達90%以上,其中生物農藥使用率占比45.3%,與集中配送前相比,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使用比例分別提高19和6個百分點,化學農藥使用強度從每公頃折純量從3公斤下降到2.38公斤,下降20.7%,使農業生態系統得到較大改善。
成效之三:惠農雙重舉措為農民減負增收。農藥集中配送后,農戶購買農藥實際支付的價格得到的是零差率的直供價,以及中標價低于出廠價部分的雙重優惠。如過去農民的畝均水稻用藥成本為120元左右,蔬菜280元左右,集中配送后分別降至86元和208元。
成效之四:科學施肥降低了稻麥化肥的使用量。測土配方專用肥配送,施肥方式采用基肥深施,畝均使用量均為35公斤。根據稻麥不同品種、土壤不同類型、田塊不同肥力,按生產實際需要在基肥和中后期追肥用量上進行“大配方、小調整”,實現了*施肥、科學施肥,有效地減少肥量流失,避免水資源污染,改善耕地質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節本增效。
成效之五: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公共安全作了貢獻。廢棄的農藥包裝物使用后隨手丟棄時有發生,影響著水源、土壤、空氣等生態環境質量和公共安全,采用“定點回收、分類整理、集中轉運儲存、無害化處理”運行模式,把缺乏管理的空白點管了起來,避免了發生“二次污染”問題。
成效之六:農藥市場秩序得到凈化和規范。農藥“零差價”用藥統一、價格便宜,改變了無證經營戶的走村串戶、向周邊農戶兜售等混亂的農藥市場局面。各地加強了農藥集中配送聯合執法力度,堅決取締無證經營,打擊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延伸經營和超范圍經營行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