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飲生產線、冷凍加工間、生態采摘區、餐飲住宿區……走進溧陽市上興鎮龍峰村白露山農莊,處處感受到現代農業的風采和魅力。“今年的小目標一個億!”董事長余慶貴信心滿滿。
陽春三月,走訪我省各地鄉村,產業振興,生機盎然。
“美麗產業”在鄉村競相綻放。
大豐第三屆梅花節雖已臨近尾聲,但來梅花灣賞花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3月22日夜晚,記者踏進千畝梅園,仿佛置身濃墨重彩的水粉畫境。光影映襯之下,千萬株火樹銀花,夜色梅園宛若仙境。
“梅花灣過去澇得很,是一片鹽堿地。”大豐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2011年至2014年,大豐區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投入7億元,引種萬畝梅園。鹽堿地變成觀光區,每年吸引游客近百萬人次。該區已形成郁金香、梨花、梅花等多個熱門景點,鄉土資源、生態資源正加速轉換為旅游資源、富民資源。
3月26日,如皋市的顧莊又迎來一批上海“千人旅游團”。走過村口“顧景怡年”牌坊,只見家家門前有園林,戶戶庭院花香四溢。洋樓別墅,回廊花圃,小橋流水,一盆盆精美盆景隨形就勢擺放其間,引得游客連連稱贊。“我家一盆羅漢松,*賣到28萬元!”村民王廣明喜不自勝,前不久,家里十幾棵一米多高的羅漢松,以10萬元一棵的價格賣出,一筆就掙了100多萬元。目前,全村平均每天交易量達2000多萬元,家家戶戶靠“綠色產業”致了富,村里億元戶就有好幾個。
220多個鄉村旅游景點串珠成線,溧陽通過發展全域旅游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江蘇*美鄉村”徐州古莊牛村融合農業采摘與休閑觀光,闖出一條致富路,村民人均年收入1.7萬元……現代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全域旅游,“美麗產業”在江蘇鄉村競相綻放。
三產融合激活漫山“富民樹”。
農業要強,必須融合二產三產,對此,余慶貴體會頗深。2004年,余慶貴在家鄉溧陽龍峰村包下60畝地種黑 莓,每畝年收益近萬元。可好景不長,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拒收中國黑 莓。黑 莓爛市,余慶貴損失慘重。
老余從此下決心搞“副業”,在小藍莓上做“大文章”。他帶記者走進山莊內的一棟生產車間,只見一罐罐藍莓飲料從流水線上魚貫而出,四五名工人相互配合,麻利地貼標、裝盒。“像這樣的生產線有4條,每小時生產藍莓汁1.2萬罐。”
4月中旬,老余的鮮藍莓就要搬上京東、天貓等網購平臺預售,*之內,白露山的鮮莓就能送達全國各地。而鮮果產值只占老余藍莓產業年總產值的7%。在另一棟車間,余慶貴興致勃勃地帶記者參觀價值百萬的凍干機和完整的果酒生產線。藍莓凍干、藍莓蜜餞、藍莓膠囊、藍莓酒、藍莓面,今年老余的藍莓延伸品將增加至63種。
藍莓,余慶貴用這一顆神奇的小漿果,帶動這個小山村里種出漫山遍野的 “富民樹”,龍峰村里幾乎家家戶戶從事藍莓產業。
省農業專家認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探索創新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同時,規劃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使其成為促進三產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
“江蘇方案”增輝“新鄉土時代”。
展望未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江蘇正奮力開啟“新鄉土時代”。如何以鮮明的江蘇特色為鄉村振興提供“江蘇方案”,專家學者紛紛獻計獻策。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應著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農業專家吳沛良建議,江蘇應優化現代農業產業布局,推動農業差異化協同發展;推進新產業新業態培育,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創意休閑農業、外向型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集聚優勢,壯大規模,培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培育更多像陽澄湖大閘蟹、盱眙龍蝦、邳州大蒜、陽山水蜜桃、灌南食用菌等特色集聚產業。”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黃挺建議,支持每縣(市、區)重點打造一至兩個在全省乃至全國影響大、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在全省重點培育100個產值超10億元的縣域特色產業。
“產業綠色發展理念應被擺在突出位置。”省農委發展計劃處楊曼建議,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使其成為農業綠色發展的試點先行區;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機遇,培育綠色品牌農產品;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整合資源,鼓勵支持企業、行業協會等市場主體領銜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蘇”字號綠色品牌;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嚴格控制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污染排放,推進有機肥替代,強化綠色防控技術應用。
“新鄉土時代”,既要有綠水青山,也要有金山銀山,既要讓農民們精神富足,也要讓農村善治有序。江蘇正以產業振興為抓手,譜寫鄉村振興美麗樂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