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有名的致富能手,為全鄉農業發展探索出一條前景廣闊的新道路。”提起薄春霞,靜海區良王莊鄉干部群眾交口稱贊,她創辦的多興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及“互聯網+農業”的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傳統農業結構簡單、收益低的難題。
19歲那年,正值芳華的薄春霞離開出生地黑龍江省,只身來到天津打拼,干過服務員、賣過五金、經營過裝修建材……一干就是近二十年。2010年,經過市場調研,她將目光瞄準了現代都市農業這塊“新蛋糕”。“同年,我就在良王莊鄉承包了500畝土地,建起了72個設施農業大棚。”薄春霞說,創業之初,她成立了農民合作社,實行對外招租,把當地有名的種菜能手全部納入合作社中。
2011年寒冬,幾場大雪讓薄春霞種植基地的大部分設施大棚受損,甚至出現個別倒塌現象。“那次突如其來的天災,不僅沒有讓我氣餒,反而更堅定了我要做大做強新農業的決心。”薄春霞說,她隨即到工商部門申請注冊了公司及農產品商標,決心變種植經營模式單一化為多元化,變中等以下消費群體為高端人群,在管理方式上嚴格按照“統一采購農資、統一標準化種植、統一產品質量要求、統一生產種植計劃、統一產品檢驗檢測、統一產品收購銷售”的“六統一”標準,精心打造放心菜生產基地,為消費者的健康負責。
“依托二維碼和射頻識別技術,消費者可通過網站查詢、二維碼掃描等多種方式隨時查詢公司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信息。”薄春霞設立的多興莊園搭乘“互聯網+農業”的時代快車,深化物聯網和電子商務建設,實現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電話、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電子平臺訂購產品,還能隨時掌握產品從種植到出庫運輸的全鏈條信息。
如今,多興莊園設在靜海區良王莊鄉的蔬菜種植基地總部承包土地面積達3000畝,同時,在黑龍江設有種植雜糧、生產礦泉水基地,在遼寧設有種植水稻基地,在江西婺源設有專注山茶籽油的生產基地。公司僅在京津地區已累計發展消費會員家庭1.5萬余戶,農產品年銷售突破1000噸。
“讓農民掙到錢,讓員工做有意義的事,讓會員吃上健康的食品,這樣的農業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薄春霞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目前,參加多興莊園合作社的農戶月均收入可達7000元,今后還要吸納更多的農戶加入。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近年來,薄春霞先后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巾幗科技特派員及天津市農村女科技致富能手等多項殊榮。薄春霞篤信幸福是靠腳踏實地干出來的,只有不懈奮斗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