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春風蕩漾。春風拂過農業公園,千畝青翠的水稻田里綠浪漣漪;春風拂過紅樹林濕地,各類水生植物生機盎然……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去年10月,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指導下,省農業廳與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省“多規合一”和博鰲地區生態建設和景觀提升總體規劃框架下,聯合對博鰲地區自然資源進行總體規劃。按照農業為本、農民為主的原則,圍繞田洋改造、產業升級、村莊美化、促農增收等重點任務,全方位、高標準建設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成效初顯。
據了解,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緊鄰博鰲亞洲論壇*會址,項目一期實施面積約47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含沙美美麗鄉村、博鰲國家農業公園及沙美內海濕地生態區。將盎然生機的田園、朝氣蓬勃的鄉村、生態自然的內海濕地有機融合,集中體現博鰲的田園風光和自然風貌。
博鰲國家農業公園板塊作為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總面積約1萬畝,核心區分為兩大區域,北側培蘭洋主要為優質水稻種植區,面積約為2880畝;南側沙美洋主要是瓜果種植區,面積約為1590畝。通過加快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種植,目前形成“春有稻香迎客,秋有瓜果飄香”的新田園景觀;同時,園區還完善了基礎設施配套,促進農田的持續利用,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的和諧統一。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沙美村是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的主體,“山水林田湖草”要素富集,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省農業廳駐村蹲點人員一致認為,只要稍作改造和提升,便能成為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依托博鰲國家農業公園和沙美內海濕地良好的生態資源,沙美村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方面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和完善農村人居環境;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沙美自然風貌特點,打造特色景觀,提升村莊自然景觀風貌,推進農旅融合。
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建設理念,沙美村還積極落實退塘還林還濕政策。至今已清退魚蝦塘600多畝,新種紅樹6萬多株,進一步修復提升沙美紅樹林濕地生態區生態功能,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并通過發展生態旅游,使生態建設惠及民生,讓“綠水青山”變成當地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按照“規劃引領、試點先行、政策跟進、行動落地”的發展思路,下一步,省農業廳與瓊海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加快推進博鰲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更好地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