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貴州黔西:草莓種植興鄉富民(圖)
貴州黔西:草莓種植興鄉富民(圖)
農業網   時間:2018/4/13 10:28: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448

草莓

  春天的貴州黔西,花香撲鼻,景色迷人,鄉村農家樂里采摘玩樂的游客三五成群,非常熱鬧。你看,杜鵑街道烏騾壩社區的草莓基地,游客捧著紅紅的草莓開心極了。水西街道涼井社區的草莓園內,采摘草莓的人們臉上露出喜悅。還有素樸鎮的靈博山草莓園、林泉鎮海子村……

  扶持貧困戶種草莓當小老板

  劉燕本是黔西縣水西街道新潭社區一組村民,身帶殘疾,結婚后只生了一個女兒,丈夫多年前拋棄她們母女倆不辭而別,劉燕只好和父親劉以明一起生活,祖孫三代相依為命,家庭貧困,缺資金缺技術,她想擺脫貧困將遙遙無期。

  “社區干部將劉燕的情況向街道辦事處反饋后,水西街道對劉燕一家具體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技術支撐+資金幫扶+產業規劃’的思路,并動員她到貴陽學習草莓種植技術,2016年學成回家后,辦事處幫助她申請了‘特惠貸’5萬元。有了資金,有了技術,劉燕在自家土地上自建大棚搞起了草莓種植,周邊的鄰居都來給她打工,劉燕當起了小老板,草莓盛產后收入不錯,一個棚可獲得1至2萬元的收入,不僅自己脫了貧,還為其他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水西街道辦事處主任方彪這樣介紹道。

  劉燕高興地說:“當老板感覺好啊!以前是我給別人打工,現在是別人給我打工,我教別人怎樣做他們就怎樣做,感覺肯定不一樣。現在種草莓的有16個大棚,2017年收益5萬多元,今年估計也有10萬元左右收入,準備明年擴大規模到20個棚,賺更多的錢,把日子過得更好。”

  依托景點搞草莓采摘來惠民

  “媽媽,這草莓太美味了!又紅又大,好像朱佩琪的臉蛋,下次我還來這里吃草莓。”靈博山的草莓園內,正在采摘草莓的年輕媽媽任敏和其孩子邊采摘邊吃著草莓高興地對話。

  黔西縣素樸鎮組織委員曾義說,2015年,素樸鎮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根據王陽明先生寫的象祠記在靈博山打造了象祠陽明館、水西館和象祠大殿等文化娛樂景區,可接待上萬人,并免費開放,常年游客不斷。為了振興鄉村,豐富鄉村旅游體驗項目,素樸鎮在景區附近建了17個大棚,并引進素泰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種植巧克力、玫瑰、章姬和紅顏等多個品種草莓,占地約10余畝,年產量15000余斤,總產值達40余萬元。不僅有效利用了閑置土地,而且每年帶動當地群眾900余人次在家門口務工,可幫助農戶增收10萬余元。

  “每年三四月份人數*多,只要一到周末,黔西縣、清鎮市和修文縣一家人開著車來素樸象祠游玩,在這里摘草莓的人非常多!現在鎮里面幫素泰公司開發設計包裝了草莓產品,很多游客走時都購買去送親人朋友,銷路好。”素樸鎮干部翟靜這樣介紹道。

  依托高速種草莓搞匝道經濟

  “以前的烏騾壩社區,雖然貴畢公路穿村而過,但沒有匝道口,要繞十多里的路才能進來,非常不方便!為了改變這一尷尬局面,我們到交通部門對接協調,在烏騾壩社區開了一個高速匝道,并打造了寨門、修建了生態餐廳、建了農耕文化體驗園、游泳池和山莊等,平時來吃飯和游玩的人很多。”杜鵑街道黨工委書記潘波很有成就感地說。

  “這么好的交通條件,這么好的客源,不搞點富民項目對不起觀眾,更對不住群眾。我們利用烏騾壩社區的土地建了113個大棚,主要種植草莓和特色香蔥等經濟效益高的果蔬產業,群眾每畝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總收益在300萬元以上。還引入資金1.41億元,利用荒山荒坡種植桃樹8.25萬株,建設1700余畝水果標準種植示范園,發展觀光旅游,現艷紅桃已進入初產期。對群眾來說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杜鵑街道辦事處主任董霞這樣介紹。

  杜鵑街道烏騾壩社區潘雙波說:“我們烏騾壩種草莓在黔西縣算*多*早的,交通很方便,都是客人自己開車來采,有的客人來生態餐廳或烏騾山莊吃飯后也采草莓,很多從高速路路過時也要停車下來采兩小筐,30元一斤,一小筐就是300元,有時周末*能賣上萬元,我家53個大棚種的草莓一年能賺100多萬元,很感謝辦事處的這些領導們。”

  黔西縣正用草莓作為產業興鄉富民,29個鄉鎮(街道)均建有大棚,錦星等10余個鄉鎮都種植了草莓,面積共1000余畝,全年可為群眾提供9萬余個務工機會,按照100元一個工,僅務工這一項群眾每年都有900萬元收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