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福建順昌縣大歷鎮前洋村,數百畝薄膜覆蓋的田壟間,農民們兩人一壟,正在對蔬菜培土。
“這片田是順昌榕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之一,干活的全是村里的農民。”前洋村村民高成旺說。去年6月份,該公司通過土地流轉,按每畝每年250公斤干谷,承包了大歷鎮前洋、下坑、龍頭、黃帽等村459戶農戶2100多畝農田,建立了蔬菜種植基地,采用“稻+菜”水旱輪作,種植包菜、大白菜、芋頭、冬瓜等蔬菜。
蔬菜基地的建立,讓高成旺多了一個身份——榕宏公司前洋村生產組組長。生產組組長每個村都有一個,在干農活之余負責招人,聯系安排已聘用的村民,干活時現場點名簽到,按技術員要求分派任務等。“我原來在家種田、砍毛竹,一年收入3萬元,現在拿工資,年收入有5萬多元,收入將近翻了一番。”對新工作,高成旺很滿意。
通過農田流轉,村民們有田租收,還搖身一變,成了田里的“上班族”。“從大年初二起,每天都有80多號人在田里忙著蓋膜、培土、種芋頭……目前每天需要150多人。”高成旺說。
蔬菜基地的建立,不僅滿足了當地農戶就近務工就業,實現了農戶“田租+勞務”的農田“復利”收入,同時也吸引了一批外出務工的農民返鄉就業,龍頭村村民雷友妹就是其中之一。
雷友妹在福州當保姆已7年多,每月工資3000多元。春節前回家過年時,聽說村里種植蔬菜要人,按天算工資,每天110元,每月一結,關鍵還能照顧到家里,她就毅然決定留在家里。
近年來,順昌縣積極鼓勵多種形式的規?;恋亓鬓D,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由傳統農業逐步向認養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截至目前,順昌縣土地流轉面積約6萬畝,涉及農戶近9000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