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寧夏哪些人*會種玉米,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宏,必在其列。有多會種?舉個例子,2010年,他創造了當年全國玉米畝產紀錄:1314.3公斤。因為玉米種植科研上的成就,王永宏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
只有兩個人的科研基地
4月11日*次聯系王永宏的時候,他正在中衛給科技人員講課。見到王永宏的時候是第二天,他開車急匆匆地從平羅趕回銀川,當時下著雨,他的越野車后邊全是泥。“這兩天趕著春播呢,忙得很。”王永宏摘下鴨舌帽,一邊和記者握手,一邊打開車門招呼記者上車,“我們就在車里說吧。”
“這樣跑很累吧?”記者的一句話,將王永宏的思緒拉回到1990年。當年,他從原寧夏農學院(現屬寧夏大學)畢業,7月5日到的單位,7月7日就被派到固原市團莊村的一個科研基地蹲點。去了一看,除了幾間破舊的土坯房,整個基地只有一個看門的老大爺。王永宏說,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這份事業,在那樣的條件下,真的很難堅持下來。
他一直在那里待了5年,和助手兩個人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周圍幾個鎮子的土地。王永宏說,原先老鄉種的品種都是雜亂的,他們去了之后,引進了新品種油葵和食用葵花,引進了耐鹽堿的Q16寧春16號等春小麥品種。
經過反復試驗,他們在那里的鹽漬化次生地上,將食葵和油葵的產量,提升了20%,直到今天,這個地方依然是寧夏的油葵生產基地。王永宏說,那里的老鄉很信任他,待了幾年后,村里有個紅白事了,一定會叫他們去,在老鄉心里,他們也成了村子里的一戶人家。
良種選育的艱辛歷程
在固原農村的這段經歷,讓王永宏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農作物畝產量,給辛苦的老鄉增加收入。1997年,一個新的項目——“寧南山區玉米新品種引進與制種基地建設”開始實施,王永宏參與其中。
“我們依據當地的光熱資源,實施了配套技術,但卻發現一個問題。”王永宏說,當時的玉米種子,是從山東引進的,種源難以保證。而且在平原種植的玉米,也面臨著在山區“水土不服”的問題。王永宏和團隊決定自己制種。
他們先在南部山區試種,選擇長勢好的玉米,再在引黃灌渠培植種子。“那時候老鄉們種的玉米品種很雜,產量也上不去。”王永宏說,當時面臨的困難太多了,包括技術上的,人手也缺、研發資金也不夠……但*終他們還是撐過來了。良種選育完成后,他們就開著車去給老鄉送種子,車只能到縣城,然后再坐著三輪車一路顛簸,*終才將種子送到老鄉手中。
青貯玉米里的新方向
對于王永宏來說,*讓他興奮,也改變了他對玉米種植觀念的,是從種植青貯玉米開始。
2000年,伴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寧夏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王永宏帶領團隊,開始了優質青貯玉米的培育。
“在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于玉米的觀念就是糧食,專門種植奶牛飼料的想法還是比較淡。”王永宏的思想,從種植業向養殖業轉變,種出牛愛吃、富含營養、又便于加工的青貯玉米是他們新的方向。“我們在牛槽里放了兩堆玉米,牛兩邊聞聞,然后選了愛吃的一堆,吃的一點不剩。”經過檢測,無論是產奶量,還是牛奶富含的乳蛋白等營養,吃了青貯玉米的牛,比之前吃干草加玉米的牛,要高很多。
貧瘠土地上的全國紀錄
說起玉米,王永宏滔滔不絕。除了青貯玉米,2000年~2004年,王永宏帶領團隊,引進新品種——承706號、沈單16號、高油647號,將寧夏一半以上的玉米品種更換,提高了玉米的畝產量。
*讓王永宏欣慰的,是2010年,他在同心創造了當年玉米畝產1314.3公斤的全國紀錄。也因此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同心缺水,土壤貧瘠,那玉米為什么能種出這么高的產量?”王永宏說,原因其實很簡單,同心有著寧夏*的光熱資源。“萬物生長靠太陽,光合作用能產生更多的有機物,對于玉米而言,也能貯存更多的能量,我們選用了耐密品種,替代了之前同心縣種植的玉米品種,并且反復做了大量的研究、實驗,經過細心地呵護,*終成效顯著。”這個事例,很好地詮釋了王永宏嘴邊常掛著的一句話:要真正把“文章”寫在大地上。
其實除了把文章寫在大地上,還要把雙腳站在大地上,王永宏說起收玉米種子的一件事,能讓人理解這個紀錄產生的原因。“我記得有*,我和助手在吳忠收玉米呢,突然就下起暴雨。我們渾身是泥,堅持將一袋袋的玉米扛上車。”王永宏說。
“現在我們在向‘綠色、輕簡、高效’的方向發展,要想辦法讓老鄉花*少的力氣,掙更多的錢。”王永宏扶了扶鴨舌帽沿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