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化肥行業運行平穩,走勢總體好于2016年。但需求持續低迷,出口下降,市場分化明顯,總體弱勢的行情仍在延續。山東省化肥工業協會*顧問楊春升認為,化肥市場整體回暖尚需時日。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農用化肥使用量5984萬噸(折純),比2015年減少38萬噸,這是我國農用化肥自1974年以來*出現負增長。究其原因,2016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3億公頃,比2015年減少31.5萬公頃,減少0.3%。加上國家在多個地區開展休耕輪作試點,全年化肥需求量下降3%以上。
2017年,國內市場化肥消費量繼續下降,全國氮肥表觀消費量3276萬噸(折純),同比降低4.4%。
楊春升介紹說,2018年中央財政將安排約50億元資金,使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到2400萬畝。據估算,這將影響糧食產量160億斤,按畝施尿素50斤計,相當于將減少60萬噸尿素需求。
化肥行業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從需求端看,農業領域還沒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農產品結構性過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農業生產效率尚不具備足夠的國際競爭力。我國的稻谷、小麥、玉米幾個主要糧食品種,市場價格總體上比國際市場高30%——50%。這導致國產糧入庫,國外糧入市。一方面是連年豐收、糧倉滿滿,另一方面卻是進口量不斷攀升,屢創新高。按進口糧占比計算,我國每5斤糧食里就有1斤來自國外。這導致國內糧價大跌,庫存積壓嚴重。
楊春升表示,由于糧食市場并不具備大幅回暖的市場基礎,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市場未來還將遭受需求低迷的煎熬。
楊春升認為,近年來,成本已成為支撐化肥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2016年,化肥行業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達到88.96元,躍居化工行業之首。2017年,化肥行業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達87.97元。其中,氮肥和磷肥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分別達到90.42元和89.85元。
2017年,山東尿素出廠價1605元/噸,同比上漲332元/噸,漲幅高達26.1%。但進廠無煙煤價格963元/噸,同比上漲192元,漲幅24.9%。因此,肥價的上升基本是煤價拉動造成的,與歷史同煤價時期相比價格仍然偏低。
“氮肥市場價格的天花板是糧價,糧食價格不升高,肥價難有上行空間。氮肥價格的地板是煤價,煤價不降低,開工率再低,肥價也降不下來。中間還有國際市場這個虹吸管道,肥價若高于國際市場,很可能引起化肥大量進口。現在天花板低、地板高,市場可操作的空間十分狹窄。”楊春升如是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