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振興。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中,瑞金市依托資源優勢和種植習慣,按照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穩妥推進的總體思路,從資金、技術、信息、品種等方面大力扶持蔬菜產業,讓貧困群眾在發展產業中獲得更多收益,從而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
早春四月,春意盎然。瑞金市謝坊鎮新民村村民鐘流流一大早就來到蔬菜基地摘菜,看著這些新鮮而又充滿生機的小白菜,鐘流流心里非常高興,又是一個收獲季。鐘流流告訴記者,在村委會的幫助下,他流傳了40畝土地,種空心菜、小白菜等在市場上比較好銷售的時令蔬菜,每年至少有10萬元的收入。
隨著蔬菜基地面積不斷擴大,鐘流流便雇請村里的貧困群眾來基地務工,一起種蔬菜,強產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如今,鐘流流的蔬菜基地高峰時有25名貧困群眾在基地做事。貧困群眾周新堂介紹說,去年,他把2畝多的土地流轉給了蔬菜基地,每畝租金有700塊錢,在這里做工,每個月還可以拿到務工工資1700元,不會比以前在外打工時更差。
在瑞金,有7000人依托蔬菜基地實現脫貧摘帽,瑞金市謝坊鎮花石村的楊榮清就是其中的一位。2017年,楊榮清放棄在外打工賺錢的機會,回到家鄉,租用土地50畝發展大棚商品蔬菜。如今,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成為村里響當當的致富帶頭人。
蔬菜因投資少、見效快,技術容易掌握而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也成為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今年以來,瑞金市從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入手,大力扶持蔬菜產業發展,多方籌集資金500萬元設立產業保障基金,對種植蔬菜面積達到20畝或者20畝以上的貧困群眾給予資金獎補。同時發揮“田秀才”“土專家”的作用,深入到田間地頭或蔬菜大棚給予技術指導,確保蔬菜產業健康發展,讓貧困群眾在產業中獲得更多收益。瑞金市還發揮九豐、中興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廣“蔬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要素入股、就業務工、訂單生產,推進蔬菜產業*扶貧。
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地生根,增強了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也讓蔬菜產業呈現星火燎原之勢。一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4月,瑞金全市有商品蔬菜基地23家,其中集中連片100畝以上蔬菜基地10家。全市蔬菜總產量24萬噸,產值5.6億元,蔬菜成為發展規模經營、增加貧困群眾經濟收入的首位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