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春節期間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0.97元,持續下跌到3月第4周為每公斤17.16元,跌幅18.2%,同比下跌22%。集貿市場的生豬價格從2018年1月第2周每公斤15.37元,連續下跌11周,3月第4周每公斤是11.2元,累計跌了27.1%,同比跌了31.9%。
今年春節以后,生豬價格一路“跌跌不休”,下跌快、跌幅大,當前價格較年初降了四分之一,且尚未探底,“豬周期”或將再現讓廣大養殖戶們又*繃緊了神經。如今生豬養殖大多實現規模化、環保化,為什么價格反而跌破成本線呢?“豬周期”又該如何規避?
首先養殖戶要搞清楚為什么會出現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生豬價格是由豬肉市場價決定的,而豬肉市場價則是供需的直觀體現。一方面生豬產能處于高位,前期高價刺激了生豬的補欄,特別是大型養殖廠產能擴張較快,使得今年以來豬肉市場供給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我國豬肉的消費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春節之后豬肉的消費趨弱。此外,春節前北方大范圍的降雪使得北豬南運受阻,出欄的延后導致節后供給量加大,也加劇豬價下跌。
然后當然是想辦法避免或者破解“豬周期”對養殖戶的影響。一是要把養殖由過去的高分散、低成本、低素養向集約化、資本化、公司化轉變。二是要了解整體趨勢,了解整個生豬養殖行業的信息,再分析這些信息后進行決策。三是要創新性養殖,洞察現有養殖市場外的需求動向,發現新的商機。四是要建立多元化銷售渠道,保持供需有序調整,避免價格大起大落。
*后政府可以在遵守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引導生豬養殖行業健康發展,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價格保險等方式對養殖戶予以保障。
目前看來,由于市場供給仍然充足,豬價下跌情況短期內或將持續。但預計豬價繼續大跌的可能性不大,養殖戶仍需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合理安排補欄和出欄,規避“豬周期”帶來的不利影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