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春風和煦。龍江大地萬象更新,春潮涌動。在黑龍江省部分農業生產現場:春季的田野上,運肥送料的農用車輛穿梭不停;果園里,果農們正忙著撫育管理;鱗次櫛比的育秧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蔚為壯觀……許多春耕新事讓記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現代農民的新觀念、新思想、新變化。
【鏡頭一】“綠色春耕”成亮點
家住在哈爾濱市阿城區的李曉陽是一位“老農把式”,以往每年3、4月,他都會和妻子為自家耕地做好大田作物種植準備。由于今年農業政策有所變化,李大哥也有了新打算:“我家有20多畝地,除了種一部分的苞米,剩下的我都打算種上不施化肥的綠色蔬菜。想著種了給各個超市送去,老百姓買了放心還便宜。”
來自呼蘭的新型職業農民李珅在過去的一年沒少忙乎,除了跟隨母親經營合作社,也經常在外跑市場,爭取把自家農產品賣上好價錢。在他看來,備春耕的概念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如何種好地。眼下,他們正在積極爭取與多個地方簽訂協議,讓收入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在國家不斷推出新的農業政策的環境下,黑龍江省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幫助農民朋友實時了解農業政策、行情和實用技術,更新、改變傳統的種植觀念。
哈爾濱市農業局負責人說:“調整方面,農戶可以圍繞黑木耳、靈芝、粘玉米等一些產業,選擇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采取訂單生產、種養結合、加工融合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
【鏡頭二】 “上網備耕”成時尚
白天忙春耕,晚上忙上網。五常市的張揚在春耕伊始就一邊忙著買化肥、購種子,一邊打開自家的電腦,卷起袖子在網上“沖浪”,點擊鼠標輕松了解農事和農資信息。
“自從學會上網,方便多了。只要鼠標一點,各種農業信息、春管春種知識都能及時掌握。”張揚樂滋滋地說。
像他一樣從網上查找信息、在網上與農業專家對話已經成為五常農民的新時尚。
“我種了十幾年的田,感觸*深的是有了科技,種田就不一樣。現在還能通過上網看農事、找技術,增產增收就更有盼頭了。”張揚說,如果在耕種過程中遇到問題,我們可以求助于網絡,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幫助解決。
“市場需要什么咱就種什么,這樣就不會有風險,再說黨的惠農政策好,對土地進行了確權,俺種地吃了定心丸,有奔頭。”肇源鎮解放村蔬菜種植戶劉泰賀說。去年,他根據市場信息,種了3棟棚室蔬菜,一下就賺了3萬多元。
過去,在農業生產領域,許多備耕的重要信息都是通過口口相傳而來的。如今,黑龍江省農業部門注重把農村遠程網絡教育的站點設置在設施農業基地和農業示范園區,讓農民在田間地頭就可以上網查閱農資信息、學習科技知識。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民正逐步樹立新型的種植理念,一改過去“種了再說”為“看準再種”,借助互聯網及時發現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加速調整種植結構,快步走上增收路,互聯網正成為農民調研市場行情與致富增收的好助手。
【鏡頭三】“互助春耕”成新風
前不久,海倫市海興鎮村民劉富聯系好幾個同村鄉親,一同到綏化的農資經銷批發市場購買農資。劉富今年承包了100多畝的土地種植山芝麻,今春撫育管理時,需要購買一些殺菌劑。他一改往年獨自去購農資的習慣,約上了其他人合伙團購。說起團購的好處,他說得頭頭是道,一是團購買的貨多,價格上有優惠。另外還省事,買的貨多了,請上一輛車也合算。“大家還可以相互進行技術交流。”
為了讓更多人更好地種田,各地都在嘗試新辦法。全省備耕春耕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于4月初召開,分析今年春耕生產形勢,安排部署當前農業生產重點工作,為高標準、高質量搞好春耕生產,打好打勝全年農業生產*戰役奠定基礎。層出不窮的春耕新事背后,恰是農業生產的深刻變革,新技術、新農民、新機制的疊加共振,正開拓著龍江農業的未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