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象山縣在西周、涂茨和鶴浦三個鎮鄉安裝了4臺昆蟲性誘電子測報系統,連同前年在定塘安裝的1臺,目前5臺設備已基本覆蓋象山水稻病蟲害主要發生區域,實現了實時遠程自動化監測、網絡化傳輸、數字化分析。
據了解,昆蟲性誘電子測報系統由人工合成的昆蟲性信息素與誘捕器、太陽能模板、記錄儀等組成,集實時害蟲誘捕、數據記錄儲存及查詢、網絡傳輸和查閱等多功能于一體。目前主要用于縣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昆蟲的監測預警。“經過定塘區域的試驗,我們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夠準確監測水稻二化螟等害蟲的始盛期和高峰期,有效掌握區域蟲害發生情況,獲取小區域內蟲害的差異性,確定為害地點和范圍,進行*施藥。”縣農技專家介紹,該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水稻病蟲害防治水平,還能降低農藥使用次數,從而實現農藥減量、降本增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