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鶴峰商人轉行養黑豬 帶領村民抱團致富(圖)
鶴峰商人轉行養黑豬 帶領村民抱團致富(圖)
農業網   時間:2018/4/23 9:36:00  來源:荊楚網  閱讀數:460

黑豬

  養一頭黑母豬,年純收入1萬多元啦,只要路子選對,還怕致不了富?4月21日,湖北黑豬養殖基地,鶴峰縣走馬鎮九嶺村一組村民孟東拿著7700元現金笑開了花。

  今年40歲的孟東是該公司合作養殖戶中的一員。一家兩口人,打小就受窮,是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父母身體一直不好,父親去年因病去世,至今孟東單身。

  “真要感謝公司的涂總拉了我一把。去年12月,公司免費給我提供一頭能繁黑母豬,并簽訂協議,滿月后的豬崽以每頭700元的價格回收。”孟東說,上個月母豬下崽11頭,現在全賣給公司,著手準備趕下一窩。

  孟東口中的涂總,名叫涂少中,是本地人。他做了20多年的商人,開過商場,賣過摩托車。

  “雖然賺了不少錢,但不是自己向往的事業。現在人們都在追求健康生活,來自農村的純綠色、無污染土特產備受青睞,從小愛吃的黑土豬就是好項目。”2016年,熱衷于生態農業、迷戀鄉村生活的涂少中決定轉行。

  投資1000多萬元,通過流轉形式圈地3000多畝,栽下300畝的李子果苗,壘起圍墻……涂少中按照生態養殖示范基地標準風風火火地干了起來,建起雨污分流系統、化糞池、地下糞便堆積發酵場等設施,母豬產床、保溫箱、控溫電熱板、自動換氣扇等設備,一應俱全。

  走進陽河村,鑲嵌在山林中的“陽河黑豬”金字招牌大老遠清晰可見。在公司的散養基地,成百上千只黑豬在山間樹林草叢間往來穿梭,搖著尾巴,悠閑地吃著野菜。林下放養,豐富的天然食品,保證了豬的健康生長。

  “我們采用‘豬-沼-果’生態種養模式。豬在林中產生的糞便,工人們收集起來作為有機肥。豬圈里的糞便及污水進入沼氣池,沼氣、沼液和沼渣除了公司使用外,還免費提供給周邊農戶,種植蔬菜、果木等。”涂少中說,這些放養的豬是獅子面,地地道道的生態豬,肉質細膩鮮美,每斤比家養的豬肉市場價高出4倍,出欄黑豬每頭250斤左右,市場售價5000元。

  “生態健康豬肉面向中高端人群消費,產品是供不應求,遠銷福建、廣州等地的超市,價格保持相對穩定。而且很多豬崽開春就被本地客戶下了定金認領。”涂少中說。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全富才幸福。2017年,涂少中采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村民一起養殖,抱團發展,并通過免費投放能繁母豬,定期提供技術培訓,實行保護價回收崽豬,實行原生態放養,確保“生態美,村民富”和“陽河黑豬”品牌的實現。

  去年,該公司將首批200頭能繁母豬投放到合作社及養殖戶喂養。其中,50戶貧困戶每戶免費領養1頭。

  “投放的農戶,我們先期考察,征求幫扶干部及村干部的意見,農戶家中要具備養殖條件,個人要有養豬經驗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涂少中說。

  跟孟東同村的鄒平,是返鄉農民,公司合作養殖戶。他說,養豬不僅每天要保持豬圈干燥、干凈,及時給豬喂食,而且照顧小豬崽更要吃得苦,就像照顧剛出生的孩子一樣。什么時候喂奶,什么時候防疫,絲毫不能馬虎。上月他家母豬下崽12頭,他好幾夜沒合過眼。他說“再苦再累也值”,轉眼收入近萬元。

  “公司去年是起步階段,談不好收入。目前,投放到農戶的200頭母豬均產崽,平均10頭,加上公司喂養的生豬,預計年底出欄2000頭,收入過1000萬元。”涂少中說。

  涂少中介紹,公司還可解決流轉土地及周邊村100多人的務工問題,其中固定務工人員12人。“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經營模式,帶動生態養殖發展鏈。同時,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黑豬養殖上來,農村人養農家豬、富農家人。”涂少中滿臉自信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x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