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今年中秋蠶發種7.3萬張,晚秋蠶發種1萬張。中秋蠶生產開局良好,蠶種裝量足、孵化率高;雨水調和、氣候良好,前期損失較少。目前,中秋蠶大批已進入4-5齡期,也是奪取中秋蠶生產豐收的關鍵時期。當前要重點抓好“五防”:
一是防低溫多濕。近期雨水頻繁,氣溫下降,不利于蠶生長發育,容易造成細菌病、真菌病暴發,因此夜間溫度過低時,要適當進行升溫除濕,加溫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光頭煤爐,防止造成蠶煤氣中毒。
二是防蠶病。為控制后期蠶病發生,每天使用*新鮮石灰粉加滅僵靈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已發病的每天使用兩次以上。對發生細菌病的要添食克蠶菌等抗菌素。加強蠅蛆病防治,可使用滅蠶蠅添食或體噴。用藥時間在4~5齡期,即4齡期的第三天和5齡期的第二、四、六天及上蔟前各*。其中添食方法為:每毫升滅蠶蠅藥液加水500毫升,均勻噴灑于5公斤桑葉。體噴方法為:每毫升滅蠶蠅藥液加水300毫升,給桑前體噴,等蠶爬動后再喂葉。
三是防中毒。要防止水稻、蔬菜農藥治蟲和工業“三廢”污染引起的蠶中毒。加強桑葉試喂,經過試喂確保無毒后才能正常用葉。
四是防密閉。大蠶后期要加強通風換氣,白天氣溫正常時要多通風換氣,夜間溫度過低時,要注意科學保溫或適當加溫。
五是防蠶頭過密。蠶座過密不僅造成蠶食桑不勻,而且容易引起創傷,感染蠶病,因此要注意稀放蠶座,嚴防過密,做到一蠶兩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