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煙臺福山區高度重視大櫻桃產業,采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典型引路等措施,助推大櫻桃產業由大到強,大櫻桃品種日益豐富,產量不斷增加,質量顯著提高,效益快速提升,大櫻桃產業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走進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門樓鎮兩甲莊村大櫻桃果園內,可以看到一派繁忙景象,果農們正緊張而有序地工作著。正忙碌著的果農孫承華告訴記者,現在正值果園里一年四季*忙的時間。
作為“中國大櫻桃之鄉”,福山區產出的大櫻桃以其艷麗的外觀、優良的品質、獨特的風味享譽海內外,被譽為“果中珍品”“北方春果*枝”。近年來,福山區高度重視大櫻桃產業,采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典型引路等措施,助推大櫻桃產業由大到強,大櫻桃品種日益豐富,產量不斷增加,質量顯著提高,效益快速提升,大櫻桃產業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政策扶持讓“甜蜜”升級
“中國櫻桃看煙臺,煙臺櫻桃看福山。”作為中國大櫻桃的發祥地,福山栽培大櫻桃有著140多年的歷史。嬌艷欲滴、晶瑩剔透、酸甜可口,是福山大櫻桃的代名詞。
作為“早春*果”,福山大櫻桃的成熟期在每年的五、六月份,這時田間枝頭上掛滿果實、綠葉顫動,映襯著鮮紅的大櫻桃分外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拿起一顆放到嘴里,更是甜蜜多汁、口有余香。
據了解,福山區有著栽培大櫻桃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這里氣候溫和,適宜大櫻桃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糖分和養分的積累;丘陵面積大,大櫻桃尤其適合低丘陵地區生長。
“福山區耕地面積不足20萬畝,大櫻桃產業就占了10萬多畝。”福山區財政局農業科科長滕銘軍介紹,在福山區重點培育的大櫻桃、蔬菜和畜牧業三大農業主導產業中,尤以大櫻桃產業優勢*為突出。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福山區根據本地蘋果樹齡偏老、品種老化、效益較低等情況,提出以大櫻桃為主的果品生產作為農業主導產業。通過加快基地建設、引進優良品種、推廣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采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典型引路等措施,不斷加大大櫻桃優質品種的開發、推廣力度,使大櫻桃面積、產量不斷增加,質量顯著提高。目前,全區大櫻桃栽培(種植)面積10.3萬畝,年產量8000多萬公斤,年收入10億元,農民人均大櫻桃收入約4800余元,大櫻桃產業已成為福山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支柱。
由于福山區大櫻桃產業起步早、發展歷史長,目前品種老化、樹勢衰弱、農戶零散經營,難以形成規模優勢等問題日益顯現,已成為制約產業提檔升級的瓶頸。為解決這些問題,福山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大櫻桃適度規模經營的辦法》,決定從2017年開始,區財政連續三年每年撥付專項資金500萬元,對全區新發展的大櫻桃適度規模經營進行補貼扶持,提升大櫻桃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進一步做優做強大櫻桃的品質,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為促進大櫻桃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福山區近年來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主線,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科技投入和科研支撐力度。”福山區農業局副局長余彬說,區政府從加強大櫻桃科研中心建設、推動全國*家大櫻桃博士實驗站成立、注重實踐經驗和技術推廣等方面著手,科學進行大櫻桃主栽品種與砧木更新換代,優化栽培管理技術措施,促進大櫻桃生產的高產、優質和高效,提升全區果農的技術水平,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增強“中國大櫻桃之鄉”的綜合發展實力。
櫻桃樹結下“扶貧果”
福山區大力推動大櫻桃產業的完善與提升,促進了大櫻桃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福山人意識到,發展大櫻桃產業是脫貧致富的有效手段。
據了解,福山區貧困人口呈現“插花式”分布的特點,因病或因殘致貧是主要原因,“老弱病殘”占到貧困戶總數的98.6%。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福山區根據貧困人口實際情況,走出了一條獨具本地特色的脫貧路子,即依托大櫻桃產業發展“庭院經濟”。
福山人深知,產業扶貧是打贏并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只有依托產業發展,才能變“輸血”為“造血”,才能實現持續增收,從而徹底拔掉窮根。通過以“大櫻桃庭院經濟”為主導的多種扶貧措施,福山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已于2016年年底全部實現脫貧。
“選擇依托大櫻桃產業,除福山大櫻桃獨具的特色優勢及效益可觀外,便于管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櫻桃樹病蟲害很少,日常管理不需要投入太多勞動力,非常適合庭院種植。”滕銘軍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大櫻桃在福山區的種植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貧困戶家中普遍種植過櫻桃樹,但由于品種老化、產量偏低,大櫻桃在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上的作用有限。福山區“對癥下藥”,先后投資建設大櫻桃科研中心、大櫻桃育苗和*扶貧苗木專家服務基地,現已累計無償贈予貧困戶新品種櫻桃苗木2000余棵,實現有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全覆蓋。所發放的苗木均為經濟效益較好的新品種,且全部處于初果期,種植第二年即可獲益。
同時,福山區實施“兩項幫扶”,即勞動幫扶和技術幫扶。在勞動幫扶上,從區直部門、事業單位干部中篩選出精干力量作為“*幫扶責任人”,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從鄉鎮干部中抽調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作為“第二幫扶責任人”,兩級幫扶責任人的責任之一就是幫助貧困戶干農活,搞好大櫻桃樹庭院管理。在技術幫扶上,一方面,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建立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另一方面,對幫扶責任人進行技術培訓,針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讓幫扶責任人帶著技術下去直接幫助勞動,保障貧困戶果樹豐收。
大櫻桃不僅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為了幫助貧困戶把大櫻桃賣出去并賣個好價錢,福山區立足實體市場、農村合作社和電子商務三條銷售渠道,建立“三個到戶”工作機制,真正讓貧困戶得到實惠,見到效益。
在實現自身脫貧的同時,福山區還主動與對口幫扶的德州市夏津縣建立扶貧協作機制。去年免費為夏津縣提供優質大櫻桃苗木300棵,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幫助夏津縣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脫貧摘帽。今年3月,又為夏津縣免費輸送1000棵優質大櫻桃苗木,進一步夯實扶貧協作的產業基礎,助力夏津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這批櫻桃苗木以美早、紅燈等品種為主,是福山區免費贈予夏津縣的,助其脫貧攻堅。”福山區扶貧辦副主任孫維山說,大櫻桃種植專家多次赴夏津縣,現場為貧困戶進行技術指導,確保福山大櫻桃扎根夏津,真正做到“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
笑意寫在農民臉上
來到“櫻桃*村”兩甲莊村,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大櫻桃樹,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遠遠就看見果農們在田間地頭忙碌著,大櫻桃掛滿枝頭讓他們的臉上充滿笑容。
果農告訴記者,由于大櫻桃不易保存,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采摘完畢,每年五、六月份,這里經常是燈火通明、通宵達旦的景象。
“黑珍珠、美早、明珠……在兩甲莊村,可以找到*新、*優、*全的大櫻桃品種。”兩甲莊村黨總支書記孫承遠告訴記者,每年這里的大櫻桃都供不應求,市場認可度非常高。
30多年的大櫻桃發展歷史,造就了兩甲莊村“櫻桃*村”的贊譽,這里曾被中國園藝協會櫻桃分會評為中國大櫻桃的科技示范村,這里也是福山區依靠大櫻桃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代表之一。
村民孫承華老兩口曾經因病致貧,現在到合作社打工,兩人多了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每年加起來也能掙幾萬元。
“我們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干不了重活。村支書知道我們家里的困難后,2016年開始就讓我們兩口子來這里做些除草、修剪枝杈的輕活。”孫承華笑著告訴記者,在這打工離家很近、很方便,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生活可比以前強多了。
據了解,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相繼出臺,自2016年起,兩甲莊村把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并帶動貧困戶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看到貧困群眾脫貧,我打心眼里替大家高興。同時,我作為村支部書記,對村里貧困戶的情況都比較了解,有勞動能力的,我都盡量吸納過來務工。”孫承遠說,將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后,合作社便為貧困戶提供統一施肥、打藥、管理及技術指導與服務。同時,統一采購、發放化肥、農藥,極大降低了成本。
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使用財政扶持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資金中20%的扶貧資金,作為貧困戶的入股資金,建立大櫻桃園,為貧困戶提供生產經營代管服務。并承諾前3年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合作社自掏腰包給予村民10%的分紅;3年后,村民分紅隨整體收益情況遞增。
“發揮本地特色是脫貧致富的關鍵,農村經濟的增長說到底要靠特色農業的推動。因地制宜,尋找到*適宜當地發展的產業及模式,扶貧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滕銘軍說,雖然2016年底福山區已經全部脫貧了,但脫貧不脫政策,福山區已建立起有效完善的政策扶持機制,正朝著更高層次的小康水平邁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