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河南省農民工工作發展情況,2017年全省101.1萬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5.88萬農民工自主創業。
“以前自己找工作沒保障沒底氣,碰到啥活兒干啥活兒,現在政府把就業機會主動送上家門,咱掌握的信息多了,找工作也變成了雙向選擇。”2017年,河南省為農民工和用人單位搭建對接平臺,提供就業創業服務120多萬人次,來自河南南陽市南召縣的務工者李義明成了受益者之一。
就業服務不斷強化,農民工群體實現多渠道穩定就業。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河南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萬人,規模達2939萬人,居全國*位。
為了讓農民工在求職過程中擁有一技之長,河南省大力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依托當地特色產業主導,大力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2017年,全省培訓農民工210多萬人,135.8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101.1萬人,其中43.4萬人通過就業實現脫貧。
沒有社會保障一直是農民工心中的“隱痛”。為了掃除農民工的后顧之憂,河南省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截至去年底,包括農民工在內,全省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6.8%。2017年河南省內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22.48萬人、醫療保險34.59萬人、工傷保險199.53萬人、失業保險59.01萬人。
為了解決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去年河南省共安排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75.75萬人,入學率達99.9%,基本實現了“應入盡入”。全省投入3.5億多元,支持40萬名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為了讓農民工“居有定所”,河南省將進城務工人員納入繳存住房公積金范圍。積極推進未落戶農民工持居住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優惠的政策吸引更多農民工落戶城市成為市民。去年全省新增城鎮人口230多萬人。“以前說起來咱農民工都是又苦又累,現在好了,工資有保障,子女能上學,保險、公積金按時交著,咱農民工一樣不差。”來自平頂山市葉縣的務工人員張洪倉說。
與他不同的是,也有不少人選擇回到家鄉規劃自己的事業路線。“現在家鄉工資不低,又能照顧老人和小孩,當然是選擇回來就業了。”2017年3月,河南許昌禹州市農民工返鄉創業綜合服務中心成立,已經在外務工多年的王興林毅然選擇回鄉創業。
河南省為激活農村的資源潛在力量,優化干事創業環境,優選177個返鄉下鄉創業項目。建立河南省投資基金扶持項目庫,并籌建規模100億元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首期50億元已經到位。各地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大開綠色通道,提供注冊登記、政策咨詢、創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鼓勵返鄉農民工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農村經紀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