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銀川市西夏區林業和葡萄產業局的工作人員黃曉順和同事,時隔幾日后再次來到賀蘭山黃旗口,查看當地的植被生長情況,記者跟隨林業工作人員從山腳一路向山中前行,發現往日喧囂的人聲不見了,多了些風聲和鳥鳴。
拆遷農家樂 養殖場還青山本色
在2017年以前,黃旗口還遍布農家樂、養殖場及多個大大小小的果園,使得原本平靜的賀蘭山*自然保護區遭到了破壞。而黃旗口,僅僅是賀蘭山*自然保護區遭破壞的其中一處。
為了還賀蘭山本色,從2016年起,銀川市按照自治區關于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綜合整治工作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對百寺山莊、插旗口古村落等40處居民活動地點進行了集中整治,共拆除各類設施21處,拆除房屋1293間、拆除面積約15.67萬平方米。整治過程中,我市整治工作紀律督察組先后8次到現場,下發督察通報15份、整改通知7份,問責部門3個,約談縣處級領導干部5人,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截至目前,由銀川市牽頭的賀蘭山*自然保護區銀川段40處整治點已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其中拆遷21處,主要為硅石礦、后期建設的旅游設施、農家樂、種植和養殖農戶等;綜合整治釀酒葡萄種植基地5處,已停止冬季埋藤等生產活動;保留的其他項目14處,主要為歷史遺留的旅游風景區、公路、公墓等。黃曉順說:“保留的項目,我們也按照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意見,制定了整治方案,完善了環保措施,提升了管理水平。”
修復生態植被 織青山綠衣
在全力開展拆除整治工作的同時,市林業局也同步跟進了生態治理恢復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通過地表覆土、平整場地、播撒耐干旱、耐瘠薄本土草種等方式對山體進行修復,共播種沙蒿、冰草、芨芨草各類草籽2300余斤,累計完成生態修復面積約106450平方米。
在黃旗口,記者現場看到,此前播撒了草種的地方早已綠滿山巒,芨芨草、冰草已從石頭縫里鉆了出來,長出了嫩綠的葉片,以往果園保留下來的蘋果樹、沙棗、核桃樹的枝條也在微風吹拂下徐徐擺動,耳畔還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賀蘭山往日的秀美容顏正在逐步得到恢復。
據銀川市林業局林業科科長楊曉艷介紹,未來3年,銀川都市圈生態綠化將按照“東治沙、中理水、西護山”的總體要求,完成30萬畝的造林綠化任務,其中賀蘭山淺山區計劃造林約3.482萬畝,“希望通過外圍淺山區造林綠化,提升賀蘭山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