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寧波慈溪觀海衛鎮衛東村綠輝蔬菜專業合作社一塊偌大的農田里看到,自動旋耕機發出“隆隆”的聲音,在機械手的操作下頃刻間翻出了黝黑的土壤。“等耕完地,我們將用自動化機器進行播種,并打上底肥。”農場主林卿說,一臺機器一個人*就能播種100畝地,900多畝土地只需9天就能全部播種完成。80多天后,這一片耕種的毛豆就將迎來豐收,同樣是機械化的作業方式,一臺機器一小時就能收割4到5畝地,僅需20天就能完工。
“觀海衛鎮是傳統農業大鎮,出產的糧蔬量大質優。”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全鎮共有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76家,農業家庭農場83家,農業農產品生產企業1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3家,合作社成員128人,糧油類作業面積和特產類作業面積達到142500畝次。
在量大的基礎上,推進農業高效規模化和農業經營產業化,是該鎮一直在做的一篇文章。事實上,像綠輝蔬菜專業合作社這般借助“機械手”進行耕種的例子在觀海衛鎮比比皆是。慈溪市范鋒農機專業合作社的2BDXZ-10S自走式水稻精穴直播機已經整裝待發,只要把泡好的谷種裝到卡槽中,再拉動操控臺上的發動桿,就能自動播種,機器開過之處就是一排排已經種好的稻苗;綠友蔬菜專業合作社采用無人機對韭菜進行噴藥,效率比人工高幾十倍,無人機螺旋槳產生的向下氣流加速形成氣霧流,增強了藥液霧滴對農作物的穿透性,減輕了農藥的飄移程度,極大提高了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水稻種植有非常多的工序,從耕田、施肥、插秧、收割到烘干,如果完全進行人工操作,投入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常常入不敷出。”慈溪市范鋒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應中范說,但通過機械化操作,就能達到300元/畝的利潤。觀海衛鎮共有水稻13000畝,年產量達6500噸,機械化程度達到90%。
依托農業產業基礎和地理區位優勢,大力引導發展各類休閑農業園區和休閑農家樂,包裝開發觀光、科普、休閑、體驗、餐飲、游樂等功能業態,促進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綠興農場從獺兔養殖基地華麗轉身成為獺兔親子游樂園,將養殖、果蔬、牧草種植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生態養殖的綠色發展之路。綠輝蔬菜專業合作社打造的玻璃溫室已初具雛形。“待完全建好以后,我會將它打造成休閑農業觀光園,游客可以走進采摘園親自進行采摘,享受收獲所帶來的樂趣。”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觀海衛鎮正在走出一條機械化、規?;a業化的農業發展道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