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國內綜合 > 南寧邕寧區(qū)農戶勤勞雙手奏響致富歌(圖)
南寧邕寧區(qū)農戶勤勞雙手奏響致富歌(圖)
農業(yè)網   時間:2018/5/7 10:00:00  來源:南寧日報  閱讀數:361

脫貧

  “咿啦啦啦啦啦……咿啦啦啦啦啦……”在南寧市邕寧區(qū)百濟鎮(zhèn)百濟社區(qū)的一處水塘邊,這個聲音響亮而悠長。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芝麻鴨”紛紛從水里游回岸上,爭搶食物。

  正在喂鴨的中年漢子叫馬開閃,是邕寧區(qū)百濟鎮(zhèn)百濟社區(qū)貧困戶。一個“勤”字,成了馬開閃的標簽。他深信,“勤”可以克服困難,可以改變一個家的光景。*天好起來的日子,就是*的印證。

  勤能克難,困難面前不低頭。

  馬開閃早年到南寧市區(qū)打工,因為學歷低又沒有技術,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泥水、搬運、建筑等散工。雖然辛苦,但也能夠維持生活。2008年,他回到百濟與蘇少婷喜結連理。

  不幸總是不期而至。2009年,他們的*個兒子出生,本應沉浸在“添丁”的喜悅中,卻遭受沉重一擊——兒子出生不久就被診斷為智力殘疾,巨額的治療費和藥費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但馬開閃夫妻始終沒有放棄這個孩子的念頭,他們含辛茹苦地撫養(yǎng)著他?,F在孩子已經9歲了,雖然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夫妻倆卻給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2015年底,馬開閃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勤勞和實干,2016年底他們家就已經脫貧。2017年馬開閃一家的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萬元,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然而,打擊再次襲來。2018年初,馬開閃的母親因為肝膽問題進行手術,前后花掉近7萬元。雖然遇到困難,但馬開閃堅定地說:“我*不會讓自己返貧!”

  勤能致富,“立體農業(yè)”促增收。

  對馬開閃來說,一年四季都是“農忙”,春種秋收,四季養(yǎng)殖,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勤勞的馬開閃還用了“巧”勁。幾年前,他承包下了村集體的20畝魚塘,因為沒有資金,他只能簡單地養(yǎng)一些魚。2016年,幫扶干部幫他申請了5萬元的小額信貸,讓他有了啟動資金,他決定利用魚塘養(yǎng)殖“百濟芝麻鴨”。從購苗、喂食、防疫到銷售,他忙里忙外。 “我的‘百濟芝麻鴨’養(yǎng)殖時間在100至110天左右,養(yǎng)殖時間長,又是放養(yǎng)的鴨子,質量肯定好。”對自己養(yǎng)的鴨子,馬開閃很自信。

  馬開閃的鴨子通過百濟社區(qū)的村民合作社,銷往廣州、桂林、柳州等地,如今供不應求。“每只鴨子的純利潤在7—10元,2017年我養(yǎng)了1萬羽,純收入就有七八萬元。水上養(yǎng)了鴨子,水里的魚就不用喂飼料,20畝水塘每兩年就可以收獲2萬斤魚,今年是收獲年,不出意外,會有六七萬元的收入。”簡單的“立體農業(yè)”讓勤勞的馬開閃有了雙重收入。

  喂完了鴨子,馬開閃又馬不停蹄地跑到水田里忙活,他說:“村里外出務工的人多,很多田地都丟荒了,他們也愿意把地借給我種。”2018年,馬開閃共種植了9畝水稻,6畝甘蔗。地里種水稻和甘蔗,水里養(yǎng)魚,水上游著鴨子,馬開閃的好日子指日可待。

  勤能帶富,帶領鄉(xiāng)親一起富。

  如今的馬開閃已經是全社區(qū)*的“百濟芝麻鴨”養(yǎng)殖戶,他還想帶動村民們都富起來。

  在百濟社區(qū),已有4戶貧困戶在他的影響下養(yǎng)起了“百濟芝麻鴨”。對于前來請教養(yǎng)殖技術的鄉(xiāng)親們,他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經常到別人的鴨場幫助查看“芝麻鴨”的生長情況,給予指點。不僅如此,他還將前來收購的客商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其他養(yǎng)殖貧困戶,幫助他們打開銷路。

  百濟社區(qū)包村領導馬達周說:“‘百濟芝麻鴨’作為我們百濟的特有品種,口碑好,質量高,訂單也多,是我們要發(fā)展壯大的產業(yè)。馬開閃的養(yǎng)殖成功也給村民們帶了個好頭。”

  懶惰是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而用勤勞的雙手就能奏響致富之歌。馬開閃滿懷信心地說:“黨和政府這么關心幫助我們,我們沒理由不努力。現在我們家已經脫貧了,相信靠著自己的雙手,致富的日子很快會來到。”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