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大受上海城市民喜愛的小龍蝦陸續上市。記者5月6日了解到,生態島崇明,在成功養殖了清水螃蟹后,目前已實現對小龍蝦的“蝦稻共作”循環水養模式,明年起將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有望新增萬畝養殖基地。要不了多久生態養殖技術育出“清甜小龍蝦”將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5月7日,記者在崇明區三星鎮永安村的新永平合作社看到,這片占地360畝的池塘是目前全區*的小龍蝦養殖合作社。經過兩個多月的等待,平均個頭達50克的小龍蝦本月起陸續出水。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養殖方法不同,這里構建的是“水下園林”,水稻田為小龍蝦提供一個適合棲息、沒有污染的生態環境,保證小龍蝦的存活率和品質。剛剛從水里撈上來的蝦,外殼一點沒有泥,非常干凈。
池塘不用農藥,投放的也是環保型飼料,蝦苗同池繁殖,生產出的小龍蝦就更安全、健康,連頭部也可放心食用。現在畝產量為300斤左右,畝產值可達6000元。
本月起生態小龍蝦一上市,便成為崇明生態農莊的主打特色。游客普遍認為崇明小龍蝦,鰓白、黃多、肉味清甜且富有彈性,紛紛雙手點贊。
崇明區農委表示,在大力建設*生態島的同時,崇明也要加緊生態農產品的規劃。目前,全區生態養殖小龍蝦的規模還只有1000多畝,明年起有望實現更多地規模養殖基地,批量投放市場。讓崇明的生態小龍蝦能走到市區市場。
崇明區農委綜合科科長茅德飛透露,崇明區將在近年來大閘蟹養殖成功的基礎上,把這些經驗逐步灌輸到一些農民的專業合作社,開展小龍蝦養殖的培訓。從培育品牌角度,來向全區推廣和宣傳。另據介紹,明年光明集團計劃要在崇明新增小龍蝦養殖基地一萬多畝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