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豬糧比價已經連續6周低于5.5:1,大部分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已經虧損。
豬價5月份有望止跌,6月份開始可能有效回升,但三季度回升屬于季節性回升,回升空間不大
“白條豬月度加權平均批發價自3月份降到近5年同期*點以后,4月份豬肉價仍然處于近5年同期的*點。目前豬肉價格已經低于生豬供應嚴重過剩的2014年同期。”5月8日,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農業農村部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定點監測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份第3周起,全國生豬價格持續下跌,至5月份第1周,全國生豬價格已由15.37元/公斤跌至10.59元/公斤,3個月累計跌幅達31.1%。豬肉集貿市場價格春節后才開始下跌,且跌幅相對較小,累計跌21.8%。其中,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江蘇、山東、河南、陜西和主銷區北京豬價*,跌至9.7元/公斤。天津、山西、安徽、廣西、重慶和甘肅等省份豬價接近10元/公斤,黑龍江豬價處于全國*水平。
“生豬價格連續快速下跌后進入底部震蕩階段,大部分地區豬價跌破或者接近10元/公斤。當前,豬糧比價已經連續6周低于5.5∶1,大部分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已經虧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說。
朱增勇認為豬價持續低迷主要原因有3個。一是生豬供給較充裕。東北地區2016年陸續開始的產能擴張,到2017年下半年加速釋放。由于養殖戶去年4季度補欄和產能擴增,今年生豬供給仍較充裕。此外,由于春節后豬價持續快速下跌,養殖戶陸續淘汰母豬也增加了市場供給量。1月份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5954.60萬頭,同比增長17.5%。其中,僅3月份屠宰量就高達1917萬頭,環比增長9.6%,同比增長11.5%。
二是主產區大量外調生豬。東北地區豬價處于全國*水平,本地不能消化的生豬大量外調,沖擊了主銷區豬價。黑龍江某屠宰廠2018年3月份和4月份屠宰量同比均增加60%左右,4月份屠宰量環比增加10%以上,當地庫容比已經達到60%以上,本地無論是消費還是庫存潛力有限,生豬大量外調至北京等地。主產區生豬大量外調壓制了主銷區豬價,南北價格差由春節前每公斤2元左右縮減至1元左右。
三是價格差縮小,南北調運受限,屠宰企業多以穩價收購為主。在供應方面,養殖端出欄節奏將會放緩,外調量也將會趨降,但豬肉產品需求一般,屠宰廠降價也難以提升消費,整體供需相互制衡,使豬價在底部震蕩調整。
“4月份白條豬加權平均批發價比3月份下降1.59%,比去年同期下降32.13%。月環比降幅較小,說明肉價已近底部,降無可降,但是仍然出現小幅下降。”劉通說。
從新發地市場銷售的白條豬單重來看,整個4月份,體型偏大的白條豬仍然比比皆是。單重超過100斤/片(扇)的白條豬超過上市總量的50%。這說明,原本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之前就應該出欄的生豬,因養殖者惜售推遲了出欄時間。生豬出欄時間推遲,實際上是生豬供應過剩所致。在這些體型偏大的生豬被市場消化之前,豬價難以有實質性上漲。
5月4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為12.00元/公斤,比一周前的4月27日下降2.44%。此前,一些樂觀人士曾經推測,體型偏大的生豬在今年4月份能夠出清,豬價在“五一”前后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恢復性上漲。“生豬產能已經過剩,2018年豬肉價格走勢極有可能會重蹈2014年的覆轍。”劉通說。
對于后市,朱增勇表示:一方面國內供給將會季節性下降,豬肉進口由于國內外價差顯著下降也將明顯回落,有利于減少豬肉供給;二是氣溫回升后外出旅游人數將增加,有利于增加豬肉消費;三是屠宰加工企業在3月份和4月份陸續庫存大量低價豬肉,后期有提高豬肉價格賺取價格差的動力。因此,豬價5月份有望止跌,6月份開始可能有效回升,但三季度回升屬于季節性回升,回升空間不大,高點將在每公斤14元以下。
“生豬供應仍較充足,節日消費提振有限。雖然跌幅已經明顯趨緩,但生豬價格仍未有止跌跡象,供需進入僵持階段。”朱增勇說。
業界專家建議養殖戶順時出欄,以規避市場風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