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莊稼”里也要有“高科芯”!
為加快推動云南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發展,昨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圍繞茶葉、花卉、水果、蔬菜等重點產業,以省級和*農業科技園區為基礎,在全省布局建設10個左右省級示范區,將示范區建成“綠色食品牌”創新高地、品牌窗口。2025年前,爭取建立1個國家示范區。
為全力打造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意見》明確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圍繞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等重點產業,以省級和*農業科技園區為基礎,突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在全省布局建設10個左右省級示范區,瞄準世界*標準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牌”,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在示范區形成科技先發優勢。
按照“一區一主題”的要求,支持有基礎、符合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示范區,顯著提高示范區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綠色發展水平,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對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到2025年,在全省構建以國家示范區為引領,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以及省級示范區為支撐的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特色鮮明、創新發展的農業科技園區體系。
《意見》明確了培育創新主體、做強主導產業、集聚科教資源、培訓職業農民、促進融合共享、推動綠色發展、強化信息服務、加強對外合作八大重點任務。
具體而言,將培育一批研發投入大、技術水平高、綜合效益好的農業創新型企業。同時,按照“一區一主導產業”的定位,培育高起點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著力提升主導產業技術創新水平,逐步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發展方式,培育現代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新業態新模式,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
同時,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向示范區集聚,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實現研發與生產應用高效對接,推動科技成果在示范區內轉化、應用和示范。同時,加大培訓投入,建設具有區域特點的農民培訓基地,鼓勵高等院校、企業和社會力量開展專業化教育,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合共享方面,云南還將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引導農業與休閑、旅游、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打造新型“科技+產業+生活”農村社區,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同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統一。同時,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建立健全智能化、網絡化、精細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和鄉村電商規范化服務,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