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本市已在16個區拉起了一張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測報網絡,可監控包括美國白蛾、春尺蠖等在內的30余種主要有害生物。
今年春季,北京氣溫較往年偏低,林業害蟲出蟄較以往明顯滯后。監測顯示,春尺蠖雄成蟲比去年足足晚了6天、雙條杉天牛成蟲比去年晚了13天。其實,不管這些“小壞蛋”早來還是晚來,都不用驚慌,市林業保護站在監測方面匯集新優技術,實行一蟲一方案,給它們精心備好了“歡迎大禮包”。
樹木上圍繞的塑料膠帶,是專為阻隔草履蚧、春尺蠖等有上下樹習性的害蟲;掛在樹冠處的塑料罐是為了引誘美國白蛾等害蟲;同樣掛在樹冠處的三角屋樣式的誘捕器內含信息素誘芯,是為吸引國槐葉柄小蛾、松梢螟等害蟲準備的;火箭樣子的誘捕器,是用來誘集天牛、小蠹類害蟲,使其撞上誘捕器,隨后掉入水瓶中;針對松材線蟲病的監測工作,北京市林保站還應用了無人機監測技術。
如果把有害生物防治比作給植物“打針吃藥”,那么監測就是給植物“體檢”,能及時有效地遏制有害生物,做到治早治小,降低有害生物給林業帶來的經濟與生態損失。
目前,市林業保護站已開發了北京市林木有害生物綜合管理系統,能快速掌握有害生物的發生動態,為*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確保景觀完整、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夯實了基礎。
全市還啟動監測點第三方委托服務,將與9家中標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多種形式對監測工作進行績效督查。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已經在北京實現了*、市級、區級三級管理,在全市16個區拉起了一張監測測報網絡。其中,延慶區加大了測報點數量,去年在平原造林地內增加了40個監測點;通州區率先實現網格化巡查,在設立38個市級、60個區級監測點的基礎上,增設了4000余個巡查點,主要覆蓋了全區1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的重點林地綠地;大興區采取委托服務運行模式,以點帶線、以線成網,為防治決策提供科學監測信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