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月塘”到“同心塘”,從“后進”村到“后勁”村,從村民“被動管理”到“主動治理”,發生在大冶農村的一系列可喜變化,得益于其在鄉村治理方面的創新實踐。面對當地農村出現的“五化”難題,大冶通過實施“黨建引領·活力村莊”工程,組織群眾成立村莊理事會參與村莊治理,調整優化村級黨組織設置,有效改善了鄉村治理渙散的局面,喚醒了鄉村的生機與活力。大冶勇于嘗試,積極破題,邁出了鄉村治理體系創新的堅實一步,其精神值得稱贊,其經驗值得學習。
鄉村治理有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以及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村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也遭遇了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產業“空心化”、農戶“空巢化”、人口“老齡化”、基層組織“弱化”……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必將影響我國鄉村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和諧穩定。
新時代,要保持鄉村社會的長治久安,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我們不斷適應新形勢,大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創新,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逐步達到鄉村善治的理想格局。審視大冶鄉村治理實踐,*根本的經驗在于實現了基層黨組織領導與村民自治的有機融合,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保障,以發動群眾參與為重要方針,以農民滿意為*標準,以公開透明為重大原則,構建了以“村委會-村莊理事會-農戶”為三級自治架構的鄉村治理體系,既疏通了基層黨組織的毛細血管,又凈化了村民自治空間。大冶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將“散成一盤沙”的農村有效組織起來,調動起農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鄉村善治的活力將充分釋放。
新時代中國鄉村,呼喚更多的“大冶創新”。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創新,走鄉村善治之路,既要著眼于全局,做好頂層設計,也要鼓勵不同地區、不同主體的探索創新。如此,我們才能不斷結出鄉村治理新碩果,洞開鄉村治理新天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