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投放紙類、金屬類等可回收垃圾,系統自動稱重后,以微信紅包的形式返利給村(居)民。近日,在北京懷柔橋梓鎮北宅村和口頭村看到,作為懷柔區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兩網融合”試點村,兩村分別安裝了“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通過該系統可簡單實現垃圾分類投放,從而提高垃圾處理水平和效果,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據悉,該智能垃圾分類系統為村里的每家每戶設置了二維碼,村民投放垃圾時,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完成投放。對于可回收垃圾還會自動稱重并返利給村(居)民,實現了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的融合。除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還建設了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集房,設置了破舊衣服回收箱等設施,可實現垃圾分類集中處理。除對可回收垃圾給予返利獎勵外,對廚余垃圾也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據了解,懷柔區結合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再利用示范區和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利用試點工作,積極探索“互聯網+”智能分類回收系統建設途徑,在兩村分別布置了智能分類回收設備4套并已投用,并配有垃圾分類指導員現場指導村民使用。同時,該區城管委還為兩村配備了戶分類垃圾桶,并指導鎮、村建立了保潔員上門分類收運、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體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