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百色市西林縣充分整合社會幫扶資源,搭建扶貧濟困愛心傳遞橋梁,創新脫貧攻堅工作載體,在全縣范圍內創建扶貧愛心超市,助推脫貧攻堅。
據悉,西林縣以黨建為引領創建扶貧愛心超市,依托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為平臺,在全縣94個行政村設立扶貧愛心超市。由縣直業務部門、鄉鎮黨委、貧困村*書記、村“兩委”干部、農村黨員服務志愿者分工負責超市運行工作,向群眾提供發展產業扶持服務、勞務供求信息服務、捐資助學工作服務、愛心積分換購服務等四大方面服務。通過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平臺實現扶貧超市“線上”“線下”信息公開需求、認領幫扶任務的雙線運行模式,盡*范圍為群眾提供服務。
在扶貧愛心超市里,洗衣粉、米、面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瑯滿目,且標注有愛心積分換購區,貧困群眾憑借積分,就可以到愛心超市兌換領取生產生活物品。同時,貧困戶自家的土特產也可以通過扶貧愛心超市在網上銷售。去年,該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新寨屯的脫貧戶陳仁品,通過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平臺以每斤3元的價格銷售自家板栗6000多斤,共收入1.8萬元。
“我們探索實施這一舉措,主要是幫助貧困戶克服‘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引導他們在接受政府幫扶的同時,積極自力更生主動脫貧,靠自己的努力過上新生活。”西林縣委組織部部長許原彬說,按照發展產業、立志脫貧,講道德、重品行,與鄰和睦、家庭和諧,環境衛生保持整潔等方面進行打分。各村委成立愛心積分卡管理工作小組,按照相關實施方案、管理辦法、積分標準,負責該村愛心積分卡的管理、發放、登記和日常積分工作。貧困群眾可憑借自己的積分來換購等額的生活用品。
扶貧愛心超市物資主要來源于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廣大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的無償捐贈及政府適當扶持,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設,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目前,西林縣在那佐苗族鄉壩盆村、八達鎮旺子村、古障鎮花子寨村建設扶貧愛心超市試點,推廣“政府搭平臺、企業獻愛心、脫貧有保障”的扶貧模式,引導貧困群眾通過勞動來獲取積分,提升貧困戶脫貧志氣、信心,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