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羅書記在這兒,我們也搞不起來魚菜共生項目,過去連聽也沒聽說過……”前幾日,在鄭州市中牟縣大孟鎮棗林朱村,村黨支部書記彭老堆面對記者一個勁兒地夸“羅書記”。
“羅書記”名叫羅英勇,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察支隊辦公室主任,2017年11月任中牟縣大孟鎮棗林朱村*書記。
棗林朱村是一個單純的農業村,全村610戶2095人,可耕地面積4015畝,全村在外進行勞務分包的建筑工程隊就有18支,農忙已過,全村基本上都剩下了老弱病殘,耕地基本上都是種植傳統農作物,村集體一窮二白。登記在檔的4戶貧困戶都是孤寡病殘,基本上都喪失了勞動力。
64歲的彭老堆說:“羅書記下來后,一直為村民忙這忙那的,說句玩笑話,貧困戶張慶松家的狗對他和駐村隊員都可熟,見面都搖頭擺尾哩!”
在大孟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羅英勇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干部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美麗家園建設,拆除小鋼架102戶數十萬平方米,整修村主干道4000多米,清掃垃圾500多車,路通了、氣順了,干群關系和諧了。
在*次黨團活動日上,羅英勇提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得到黨員一致擁護。棗林朱村離大孟鎮不到8公里,緊鄰人口、產業急劇擴張的鄭東新區,羅英勇與村支兩委一班人認為這是棗林朱村發展塑料大棚壯大集體經濟的*機會,這幾年上級的扶貧資金都利用到了修田間道路、打機井、增加變壓器等基礎設施建設上了,沒有發展村集體經濟,沒有走出造血的脫貧道路。
羅英勇結合村情,多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推進集體產業發展方向。經過多次考察,確立了發展由專業化公司運作,省農科院、省水利廳研究所進行技術保障的“魚菜共生養殖系統”項目。
“項目5月10日已招投標結束,等騰完地就開始動工,*期5個專業大棚建成投產后預計年收入80萬元,為村集體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羅英勇描繪著未來的發展前景,“試驗田成功后,我們再利用金融扶貧貸款等方式,流轉500畝擴大規模,隨后再爭取村民入股、社會投資1.6億元,流轉2000畝再進一步擴大規模,讓魚菜共生養殖項目成為農民脫貧的利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