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浙江,浙里是松陽”。5月18日下午,一場特別的“長桌對話”在麗水松陽縣新興鎮大嶺里村舉行。市委書記張兵,縣委書記王峻,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漢勤參加。
此次眾創鄉村沙龍邀請了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等*企業家,臺灣*設計師何武賢、米舍文化CEO尉建等文創團隊及金融投資機構代表、縣鄉村干部代表。大家暢談鄉村振興,以家國情懷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
“臺灣設計與文創之間的關系;江南秘境,田園松陽;民宿對鄉村文旅的助推;主題‘鏈接’,鄉村振興品鑒會”等四場精彩的嘉賓分享,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陣陣掌聲。緊接著,圍繞“鏈接,振興,共建”等關鍵詞,大家暢所欲言。張兵認真記錄,并不時與大家插話交流。3個半小時的眾創鄉村沙龍在大家激情洋溢的“頭腦風暴”中很快度過。
“我很激動,這是我大學畢業之后久違了的*長桌會議,氣氛很熱烈,互動性很強,成果很豐富。”張兵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說,大家有的是學者、是企業家、是媒體人,有些是官員和鄉鎮干部,具備不同的身份,來自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齡,都圍繞同一個話題侃侃而談。“我在思考,為什么我們會坐在一起?”
張兵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大家都有共同的期待和夢想,那就是鄉村振興。他說,鄉村振興是一個時代課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經之路。我們不光需要高樓大廈,還需要有鄉村的詩和遠方。
“這次沙龍帶來的*的啟發:鄉村振興不是單單搞民宿,而是鄉村自然生態、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等多重價值重新發現、重新定義的過程,是城市文明和農耕文明融合發展的過程,是城鄉生產關系重構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過程。”
結合大家的討論,張兵總結了鄉村振興七步驟:一是鄉村振興的路上要有一批有情懷的人才重新回歸農村。二是要發現鄉村生態文化的價值。三是進行鄉村綜合創新,發展文創、文旅、農旅等產業。四是相互賦能,鄉村賦予人才以能量,人才賦予鄉村以能量。秀山麗水賦予大家能量和無限的空間,大家也給鄉村賦予活力。五是留下具有獨特特征的產品,有獨特性的標識。六是引流,引導各地人才、資金、游客來到鄉村。七是*終達到主客共享,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要帶著家國情懷來做,上對國家社稷,下對黎民百姓。”講到下一步麗水如何實施鄉村振興,張兵堅定地表示,鄉村振興決不能成為城里人驅逐農村人的過程,絕不能成為占領農村陣地的過程。改革開放四十年,大量從農村走出去的孩子,考上大學留在城市,把城市建設得光鮮亮麗,而家鄉卻變得蒼白無力,現在到了該反哺鄉村的時候了。
張兵認為,鄉村振興要懷著敬畏之心,敬畏這里的一草一木,這里的每一個百姓,每一個生命體,要對鄉村的自然環境、文化負責,創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使自然和文化煥發新的光彩。
“還要注重綜合創新,發掘鄉村生態、文化價值。還要找到一種盈利模式,同時使百姓增收、農產品有出路,村民的文化素質、文明素質提升,實現主客共享。”張兵*后說,很高興看到大家帶著家國情懷,帶著正確的價值觀和理念投身鄉村振興。中國的農村大有希望、鄉村振興大有希望。
交流中,王峻對在場的企業家、設計師、文化機構積極參與松陽的鄉村建設事業表示感謝。他表示,“鏈接,振興,共建”的主題和松陽縣委縣政府對鄉村建設的思路和愿望是一致的。“鏈接”是要與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新型產業業態等相鏈接,進一步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機制體制創新,促進高品質生態農業發展,實現三產聯動,驅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共建”是社會優質的工商資本在參與鄉村建設時,能更好地融入鄉村,成為新松陽人、新村民,成為助推鄉村治理、推動鄉村發展的有機力量,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共建共享。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