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湖北“放管服”激活4萬畝蝦田(圖)
湖北“放管服”激活4萬畝蝦田(圖)
農業網   時間:2018/5/23 15:56:00  來源:湖北日報  閱讀數:402

農田

  在“中國小龍蝦*縣”監利縣監新河兩旁,“回”字形蝦稻田依次排開,向遠望去,集中連片的蝦稻田如湖面一樣寬闊。

  這里是全國規模*的小龍蝦自有養殖基地。5月14日,湖北省監利縣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劉冬說,基地面積4萬畝,已有3萬畝通過土地整治項目驗收,另1萬畝即將進入驗收程序。

  項目建成驗收后,相關道路、橋梁、泵站缺乏管理和維護,曾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憂心的問題之一。現在,溝渠長草有人清理,泵站有專人管理,道路、橋梁損害有人維修,一切還是自發的。

  4萬畝,湖北省*的企業自建土地整治項目。什么藥方如此有效?

  變政府主導為龍頭企業主導

  2014年,省國土資源廳開展土地整治項目農業龍頭企業自建工作試點,監利縣選擇福娃集團作試點單位,推進“四化”同步建設。

  總部設在監利縣新溝鎮的福娃集團,在當地有幾百畝蝦稻共作基地,正準備擴大養殖規模,積極參與試點。

  這次,突破了傳統。過去土地整治模式為政府主導招標,選擇施工隊整治土地,提高耕地數量,改善質量,移交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試點方案則是,在政府引導下,企業“流轉土地、主導設計、自主建設、使用受益、承擔管護”。當企業按項目規劃流轉土地70%以上,并自投15%的配套資金,政府才給補貼。

  省國土整治局總工程師吳鵬說,這項試點旨在克服傳統政府投資類項目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項目建成后管護不到位等問題。

  在政策引導下,2014年到 2016年,福娃集團逐步流轉4萬畝土地,按照“蝦稻共作”的標準與需要加以整治。

  土地整治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治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質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

  福娃集團相關負責人陳大勝介紹,通過土地整治,原來的沼澤、坑塘、湖田、高地不平的土地等都變成了“蝦稻田”,同時,小塊田連成大塊田,小田埂也去掉,形成了集中連片的基地。這次土地整治,約增加了5%左右的土地面積。

  向土地要規模效益

  在基地,“蝦稻田”按照“回”字型設計,外環稱為蝦溝,內環種植水稻。內環與外環有管道連通。

  土地整治,包括道路、橋梁、涵洞、溝渠及村莊建設等。福娃集團副總經理方冰坦言,一般情況下,企業不愿投資土地整治項目,因為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難以收回投資。如果不是政府的這項創新,福娃集團不可能流轉4萬畝土地搞土地整治。

  監利縣國土資源局駐地項目負責人顏昌友表示,傳統土地整治很難形成規模,因為涉及千家萬戶,有一家不同意新修的溝渠經過其耕地,此事就要擱淺。在農業龍頭企業大規模流轉土地后,才能降低生產成本。

  規模化的種植養殖,企業和農民收入都得到提高。陳大勝算了一筆賬,“蝦稻共作”成本略高于單種一季水稻,而一畝地總收入高出3000多元。62歲的陳昌華,有12畝承包地,種植水稻,一年純收入在7000多元。按照800畝一年流轉到福娃集團,流轉年收入達9600元。此外,他在基地打工,修補蝦籠、投放飼料、捕撈小龍蝦,一年還能再創收4萬多元。

  “放管服”激活企業動力

  試點中,政府變成市場“守夜人”,企業轉為自建項目的主體單位,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

  吳鵬表示,這項試點也是一項“放管服”改革。政府關鍵是做好監管工作,防止項目建設單位虛報冒領,同時做好服務工作。

  過去,政府建設好土地整治項目后,包括高標準農田、道路、橋梁、溝渠、泵站等設施,交給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管理和維護,而后者缺乏資金,多數情況下,這些需“三分建、七分管”的設施損壞卻無人維修。現在這些問題都由企業負責。

  2014年到2017年,和福娃一樣,湖北省有40多家市場主體開展自建土地整治項目。為了自身發展,他們自發管護這些基礎設施。

  總結試點經驗后,2017年底,省國土資源廳在全省開展“以獎代補”土地整治項目: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行籌資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建成通過驗收的項目,可獲得項目金額80%的獎勵和補貼,平原地區每畝不超過1500元,丘陵山區不超過2500元。

  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經營主體自建土地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效率更高,后期有人管護,克服了政府投資不足等問題,2018年將進一步創新機制,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