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及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生活垃圾數量也逐年增多,成分日趨復雜,治理難度大幅增加,凸顯出鄉村垃圾處理和人居環境治理之困。
對此,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敏認為,結合各地農村的實際情況,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創新模式,建立科學長效的治理機制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所在。
張敏介紹,當前,在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農村垃圾處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的運作模式總體上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一,財政支持力度差異較大,收運處理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許多鄉村對垃圾的處理仍存在集中簡易堆放、簡易焚燒和漚肥還田等簡單處理的問題,存在垃圾無序堆放于村前屋后、溝渠河塘、道路兩旁以及垃圾隨意傾倒等現象。特別是在大部分經濟落后的偏遠農村,由于垃圾集中處理的成本較高,當地沒有條件建設符合標準的垃圾處理設施,仍以利用廢舊坑塘簡易填埋為主,甚至將垃圾收集后露天堆置,造成‘垃圾圍村’。”張敏說。
那么,如何盡快補齊短板,提高這些地區的垃圾治理水平?在張敏看來,各地經濟、交通、地形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綜合各地治理經驗,某一種單一處理模式不能“包打天下”,應結合自身特點來創新垃圾治理模式,“總體來看,具備‘政府主導、項目管理、分類收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市場運作’這幾個特點的垃圾處理方式值得借鑒”。
政府主導就是要通過政府科學規劃、政策扶持等途徑來建立長效機制,同時按照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實現自上而下分級負責的運行機制;項目管理就是將垃圾處理工作與示范村、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等項目結合起來,多渠道爭取配套資金,支持分類收集垃圾桶等基礎設施建設;分類收集就是強制實施農戶初分、源頭減量的政策,大力推動分類處置機制建設;因地制宜就是合理布局垃圾中轉池或傾倒池,選擇*資源化利用途徑;村民自治就是實行垃圾處置收費和保潔員制度;市場運作就是引入如有機農業企業、蔬菜合作社、有機肥廠等市場運作主體。
此外,張敏強調,由于農村垃圾城鄉一體化的運作模式收運成本較高,也擠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空間。因此,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偏遠地區,應結合當地實際,推行農村垃圾分散處理即村級就地處理。當地的可降解垃圾可在村里被制作成生態有機肥料或就近運至有機肥廠,也可在村里新建小型沼氣裝置或利用原有的戶用沼氣池進行沼氣化處理,沼渣沼液就地還田作有機肥。“這樣分散處理有以下優點:一是源頭減量,減少收運成本;二是充分利用農村的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三是減少化肥施用,改良土壤,實現綠色生態農業。”張敏說。
同時,張敏指出,農民參與是農村社會治理的基本力量,它極大地影響著垃圾治理工作的成效。在我國,由于鄉、村對環保工作管理長期相對不夠重視以及村民生活習慣難以短時期扭轉,要想更好地促進農民自發參與垃圾治理,一方面要實施政策引導,強制實施農戶初分、源頭減量的政策,實行垃圾處置收費和保潔員制度;另一方面也要讓農民得到實惠。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環境,受惠的是農民。可降解垃圾處理后變成了有機肥料和沼氣,可適當返給農民使用,又為農戶提供了肥料和能源。“因此,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政府、農民和市場等多方面產生合力,由此形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張敏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