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輪督查,進一步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其中,8個督查組24人進駐吉林省開展專項督查。
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快解決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經國務院批準,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制訂了《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做好本轄區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截至目前,吉林省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完成問題排查工作,排查問題126項。同時,自4月起已在一報一網開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專欄”,兩次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
為依法完成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即保護區劃定、邊界標志設立、違法問題清理整治)三項重點任務,生態環境部將組織多輪次的監督檢查。*輪督查于5月20日開始至6月2日,從全國抽調執法骨干力量組成273個組,對所有涉及到的212個地級市及1069個縣,1586個水源地的環境問題進行督查。重點督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排污口、違法建設項目、交通穿越、餐飲旅游等環境問題。
據悉,吉林省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松原、延邊等地已主動與督查組進行了對接,于5月20日召開座談會,各地政府分別向8個督查組介紹了地方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