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市寧河區寧河鎮楊泗莊村,3臺大馬力拖拉機掛接著平地鏟在加緊進行平地作業。我們遠遠看見,田里立著一架2米多高的激光發射器,并不停地在進行旋轉,而3臺拖拉機都是在它的“指揮”下進行作業。
趁著休息時間,機手谷士滿開始講起了激光平地機如何作業:“機具上有激光接收器,激光接收器會收到激光發射器傳來的訊息,機具上的刀鏟則通過控制箱實現自動升降,遇到高的地方就鏟土,低矮的地方就放些土,讓地塊變得更平整。不過平地作業可是個技術活,開車之前要有大致的判斷,看看地里哪里洼哪里凸。地塊如果是東高西低,開車的時候就要從東邊往西邊開……”
說起激光平地的好,天津市星河農機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董文森深有感觸,“去年,我流轉了1500畝土地,用于種植水稻,水田對土地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如果插秧后的土地不平整,上水以后就會有深有淺,不利于秧苗的生長。”
“且省水、省電,還能高產。”董文森補充道,地不平水就容易流出去,造成水資源浪費;有的地方水已經很高了,有的地方還是干的,不能有效利用水資源。由于給地里上水需要用電,省了水也就等于省了電,這樣的話,水和電至少都能節省一半。還能增加土地利用率,并增產10%以上。
天津市農村工作委員會農業機械管理辦公室*工程師刑志卿介紹,天津農田平整度普遍較差。一般同一地塊的平整度偏差超過15~20厘米,有的甚至可以達幾十厘米,不僅不利于農業規模化經營,而且不利于農業灌溉。在農業灌溉中經常會出現“這邊旱那邊澇”的情況。而采用激光平地實施耕地*平地作業,可保證作業地塊半徑400米范圍內的平整度小于5厘米,提高耕地平整度。
去年,董文森的水稻田是*次進行激光平地作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機手只作業了30多天的時間,沒有讓土地平整度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于是今年決定繼續進行平地作業。“這項技術太有用了,我覺得很有必要。”
激光平地作業是天津一項特色農機作業方式,該技術是從2010年開始進行推廣的,對于激光平地作業且質量合格的,天津給予每畝50元的補助。天津市寧河區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服務指導科科長郭相志介紹,寧河區近年累計實施平地作業10萬余畝,通過這一補助政策,促進了村民土地經營權流轉,提升了種植效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