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場夏雨過后,空氣顯得異常濕潤,在河南桐柏縣吳城鎮羅畈村的山山崗崗上,樹農們趁著墑情忙著為長勢正旺的樹木除草,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羅大勇帶著記者到房前屋后“參觀”了他今年春季栽下的“搖錢樹”。據了解,這是當地推行“購買式”造林受益點之一,在該村,有70多戶群眾與大剛林木花卉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栽植冬青、桂花等綠化木2萬余棵。
正在地里帶領村民干活的吳城鎮大剛林木花卉合作社理事長羅大剛告訴記者:“在農村,房前屋后有大量的空閑地,不僅利用率低、不見效益,而且影響環境面貌,現在,我們采取購買式造林,群眾提供土地,合作社提供樹苗,見效后合作社與群眾按照三七分成,不僅美了環境,又富了群眾”。
該村推行的“購買式造林”模式,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轉后,80%的勞動力騰出精力外出務工,人均增收近3萬元;在家留守婦女、中老年人到產業基地務工,人均年收入萬元以上。基地優先吸納土地流轉方和貧困人口就業,基地用工200余人,年支付工資210萬元,解決8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
目前,羅畈苗木花卉基地造林面積7000余畝,種植、銷售喬木類、灌木類、花卉類等精品苗木、花卉百余種,已形成以喬木為主,花灌木為輔的生產格局,成為南陽市規模*的苗木花卉基地。在該基地示范帶動下,全村已有120多戶群眾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種植10畝以上的戶有70戶。造林綠化既“富”了群眾,也“美”了荒坡,“現在人種樹,日后樹養人”的理念已然成為羅畈人的共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