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北京舉辦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儲備先進實用技術成果7700余項,發布重點推廣技術成果300項,推廣林木良種400多個,培訓林業骨干技術人員和林農100多萬人次。通過遴選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林業扶貧等重點領域的先進適用科技成果,舉辦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的方式,向公眾宣傳推介,與生產一線和企業對接,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的探索和嘗試,將有助于推動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深度融合,優化配置,為林業和草原現代化建設、服務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此次發布會邀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余新曉,中國林科院林化所研究員應浩,中國林科院木材所研究員于文吉、郭文靜,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周建斌分別介紹了他們所在團隊的重大科技成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聯合本報今日推出專題,重點介紹*期5項科技成果,在科研院所與生產應用單位之間架設科技金橋,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后一公里”。
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作用幾何?
近年來,PM2.5等顆粒物已經成為全社會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有效調控和消除PM2.5等顆粒物是急需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在防霾治污方面有其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同樹種及林木結構滯留PM2.5等顆粒物的功能存在很大差別,需采取針對性措施,優化樹木滯塵功能。
為了厘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作用,原國家林業局于2013年1月應急啟動了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該項目由北京林業大學負責,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100余名研究人員協同開展項目研究工作。
項目組歷時4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為系統認識森林防霾治污功能和城市森林營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技術依據,對更好地發揮森林這一人類“綠色穹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表明,植被對大氣顆粒物的調控作用可以分為沉降、阻滯、吸附和吸入4種方式。其中,沉降作用占比*,為43.57%;其次為阻滯作用,為34.8%;吸附作用為21.5%;吸入作用占比*小,為0.13%。
不同森林類型調控PM2.5的能力不盡相同,混交林調控能力*強,其次為闊葉林、針葉林和灌木林,草地的調控能力*弱。滯塵能力較強的前十種植物為雪松、白皮松、油松、圓柏、側柏、紅松、欒樹、丁香、山桃、刺槐。
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樹長在那里,就能*程度地發揮調控作用。研究認為,林帶削減顆粒物的*小有效寬度為15-18米,*林帶寬度為40-50米,郁閉度0.70-0.85,疏透度0.15-0.30。森林能夠有效調控PM2.5等顆粒物的*半徑是3000米。而且,樹木對PM2.5等細顆粒物的阻滯效率,下午高于早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